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即可查到茶葉的產地、檢測、產品批次、鮮葉收購等管理信息,每一個環節都寫有相關負責人的姓名。產品有質量問題,可直接追溯到每一個環節和負責人。日前,湄潭縣栗香茶業有限公司啟用質量追溯體系,每一包茶葉都有自己獨有的“身份證”,憑此號可以查到其所有信息,包括“出生地”。有專家認為,質量追溯體系在遵義市茶產業中的應用,將開啟茶葉食品安全的新紀元。
遵義市是全省茶葉大市,去年全市茶園面積發展到141萬畝,產值近30億元,到2015年,全市計劃發展到260萬畝。茶葉已成為遵義市轉方式、調結構,農民增收奔小康第一工程。隨著遵義茶葉消費市場的日益活躍和品牌知名度的不斷提升,遵義茶葉達到了產銷兩旺,效益十分顯著。
“縱橫比較國內主要的茶產區,東有杭州西湖龍井、福建鐵觀音,西有云南普洱,無論從茶品牌、茶科技、茶文化等方面,均可謂東西夾擊、競爭白熱化,黔茶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健康可持續發展,質量是根本,規范是保障。”董事長譚書德說,質量防偽追溯體系的引入是勢在必行。
從去年7月1日起,國家明確規定《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正式實施,要求進入市場的每一件有機產品必須攜帶新版“身份證”。對于茶葉生產企業來講,變革的不僅是產品“身份證”的問題,栗香公司在創建之初,就以產品質量為生存的根本,經過多年發展,質量控制體系已相當完善,而風險可控、監管有效則是栗香茶業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進行補充的空白,由此也可實現相關產品“生產有記錄、產品有標識、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追蹤、數量可控制、產品可召回、質量有保障”,環環相扣,層層把關。
“建立統一的追溯平臺后,實現了栗香茶葉質量信息網絡信息化監管,節約了不少人力和物力。”據譚書德介紹,栗香茶業產品質量的綜合信息庫,覆蓋栗香茶葉生產、檢測、加工、銷售等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的可溯源信息。實時監控和采集各環節的信息,也提升了監管工作的精度、及時性和有效性。同時,強化了栗香茶葉質量關鍵節點的管控,有效保障了產品的質量。其中,茶葉的產地環境監測、投入品管理、產品檢測、產品包裝、存儲、銷售數量監控等重點管控環節,也得到有效監控、監管和追溯,有效保障了茶葉的質量安全。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