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來,江蘇省出現大范圍持續晴熱高溫少雨天氣,部分地方旱情迅速發展,給漁業生產帶來了嚴重影響。根據氣象部門預測,近期晴熱高溫少雨天氣仍將繼續,抗旱工作形勢十分嚴峻。為減少干旱給漁業造成的損失,確保漁業全年發展目標的實現,特提出以下抗旱救災措施:
一、合理和節約用水。一是要本著科學合理用水,節約用水的原則,適當減少換水頻率,提高水的利用率;二是搞好池塘、養魚稻田的滲漏檢查和維修工作,發現滲漏情況及時進行修閘堵漏,減少水的浪費;三是要修復、添置提灌設施,確保必要供水順暢。有條件的地方還需要采取臨時性打小型機井提水,緩解供水矛盾;網箱養殖區要將網箱移至較深水域。
二、保障重點水面用水。親魚和魚種是漁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對來年的漁業生產影響極大,為此,要優先保證親魚和魚種池塘的用水。旱情嚴重的地方,應采取并塘或轉移的方法,保存親魚和魚種。并塘或轉移時,要注意操作方法,盡可能減輕對魚體的損傷。運輸時,盡量選擇在傍晚進行。
三、搞好魚病防治工作。久旱高溫天氣,魚病發生較為頻繁。各地在做好抗旱工作的同時,要切實搞好魚病防冶工作,特別要防止爆發性魚病的發生。
四、加強水質調控工作。一是采用化學和物理方法調節和改善水質。可每隔10-15天,每畝每米水深用生石灰15公斤,化水全池潑灑。條件好的地方,可施用水體改良劑和光合細菌等。二是采用生物方法凈化水質和降低水溫。外來水源有限的池塘,在保證基本養殖水位的前提下,可利用池塘面積的10%左右的水面,移植種植紅菱、水浮蓮、水葫蘆、水空心菜等浮性植物,以凈化水質和降低池水溫度。
來源:江蘇省海洋漁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