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6日上午,“大連瓦房店海參養殖互助保險及共保簽約儀式”在瓦房店市舉行。農業部漁業局副局長李書民、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董艷濤、大連瓦房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忠鐵等應邀出席儀式。中國漁業互保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劍峰、瓦房店市海參協會會長王明利、中航安盟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副總裁楊家樹、遼寧省漁業互保協會理事長展德江參加儀式并致辭。
我國是水產養殖大國,但由于水產養殖保險專業性強、定損困難、風險巨大等原因,我國水產養殖保險市場一直存在“漁民有需求但保不起、保險機構有意愿卻不敢保”的局面,其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遠遠落后于種植業和畜牧業保險。近兩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漁業保險工作。2012年和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分別提出要“扶持發展漁業互助保險”和“開展漁業保險保費補貼”;今年3月1日實施的《農業保險條例》明確了漁業互助保險組織的法律地位;今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完善漁業保險支持政策,積極開展海水養殖保險”;今年6月國務院召開的“全國現代漁業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汪洋副總理提出要“支持發展漁業互助保險,鼓勵發展漁業商業保險,積極開展海水養殖保險”。
此次中國漁業互保協會與瓦房店市海參協會成功簽約,就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水產養殖保險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此后,瓦房店市的海參養殖戶可以通過海參協會參加互助保險,如因風暴、暴雨、高溫、凍害和赤潮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可按照保險條款向中國漁業互保協會申請賠付,每畝最高可獲得4000元經濟補償。作為主承保人的中國漁業互保協會,是第一家全國性農業互助保險組織,自1994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并致力于開展漁民人身意外傷害和漁船財產保險業務,規模約占這兩個險種95%以上的市場份額。自2004年以來,中國漁業互保協會率先在浙江、山東、遼寧、福建等地區開展了網箱、池塘、底播等小范圍水產養殖保險試點,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今年以來,中國漁業互保協會在農業部的支持下,整合漁業互保全行業的力量,相繼在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和福建等省開展了更大范圍的群眾漁業水產養殖保險,受到了地方各級政府和廣大水產養殖戶的歡迎,業已成為全國漁業領域水產養殖保險業務的先行者和主導者。
陳劍峰在致辭中指出,海參養殖互助保險統保協議的成功簽署,將開創遼寧省群眾漁業水產養殖保險的先河。中國漁業互保協會將在新的起點上,充分發揮主承保人的行業優勢,與商業保險公司進行多種形式的共贏合作,取長補短,逐步提高服務水平,不斷深化服務內容,為廣大漁民群眾提供全面、優質、高效的保險服務。
李書民在講話中指出,開展水產養殖保險,漁民群眾有需求、各級政府有期待、保險機構有需要,發展前景光明,市場潛力巨大,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在大連瓦房店開展海參養殖保險,是我國水產養殖保險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一次重要嘗試。作為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將積極支持,高度評價,樂觀其成。同時,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也要加強組織協調,做好對相關部門的爭取協調工作,盡快將水產養殖保險納入中央和地方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范圍。
(白凝)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