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來,昌寧縣農業部門采取多項措施抓實茶葉產業。
一是充分發揮科技部門的職能職責,強化科技服務。積極投入抗旱減災工作,深入茶區調查旱情災情,根據調查及時分類進行指導和組織技術培訓。制定具體措施:旱情嚴重的,有灌溉條件的進行灌溉,無灌溉條件的3齡內幼苗實施行間鋪草,禁止干旱時節修剪,適當施肥等以提高茶樹抗旱能力;對病蟲害采取無公害防治技術宣傳。
二是做好萬畝億元示范村鞏固推進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化茶園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園地質量,突出產區優勢,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品質,節本增效。通過標準茶園建設,樹立典型,示范展示,輻射帶動,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全面提升茶葉產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三是抓好2012年全縣新(改)植茶園樣板及低產茶園改造樣板建設成果的鞏固,繼續抓好樣板茶園管理技術服務指導,達到改造一塊成功一塊,帶動一片的低改樣板建設效應及新(改)植茶園樣板的輻射作用。茶葉技術推廣站具體做好樣板建設后續管理方面的服務指導工作。截至7月5日,全縣完成干茶總量1094.89萬公斤,實現總產值31932.4萬元,完成標準化茶園建設16800畝,完成低產茶園改造2560畝,鮮葉收購3847.44萬公斤,均價6.11元/公斤。
四是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科技素質。采取多形式,多渠道開展茶業科技培訓工作。采用發放技術資料、舉辦培訓班、召開現場會等形式對茶區群眾、茶企負責人、茶園管理人員等進行培訓指導,以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技能,促使茶農較全面地掌握茶業科技。截至6月底,全縣共培訓茶農500人次,投入培訓、抗旱資金2.1萬元。
五是抓實“昌寧紅”商標注冊及地理認證保護工作;“生產和標準認證”工作;茶園安全示范區、園區建設等工作。
六是成功申報“高產優質標準化茶園”項目、參與上級科技部門的課題協作,積極與省茶科所聯系溝通,做好省茶科所在我縣實施的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工作,通過參與課題協作、項目實施,為試驗示范推廣及科技培訓爭取工作金費,有效推動昌寧茶葉產業的發展。
通過努力,今年昌寧縣春茶增產2900萬。根據統計結果顯示,今年春茶生產期,昌寧縣共完成毛茶總產732.49萬公斤,與去年相比減少14.15萬公斤,減1.9%;實現茶葉總產值22436.18萬元,比去年增加2923.08萬元,增幅為14.98%;鮮葉綜合平均價6.95元/公斤,比去年高出1.54元,增幅為28.47%。今年上半年,昌寧縣茶葉產業快速增長。據茶葉部門統計,上半年全縣共生產干毛茶1019.1萬公斤,實現茶葉農業產值29454萬元,鮮葉收購均價6.24元/公斤,干毛茶銷售均價29.03元/公斤,茶葉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