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開捕以來,舟山國際水產城的梭子蟹日交易量一直保持在100萬斤以上,最高日交易量甚至沖破300萬斤。一時之間,梭子蟹唱起主角,價格卻暴跌,漁民們感慨增產不增收的同時,更嘀咕著他們多年來琢磨出的一條經驗:“蝦兵蟹將稱霸王,這說明東海里的魚,是越來越少了。”
這番繁忙豐收的景象,是否真如漁民們所說,預示著東海魚類資源的衰退?且讓我們從三組數據來看看,梭子蟹、大黃魚、曼氏無針烏賊等海洋漁業資源賴以生存的這片東海海域,這些年到底是怎樣的狀況。
增殖放流 梭子蟹迅增
“從三四年前開始,梭子蟹的產量就一直是呈上升趨勢的,蝦類產量也持續上升,不過梭子蟹的增幅是最明顯的。”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所長徐漢祥給出一組數據:2010年,舟山梭子蟹的捕撈量約為7萬噸,到2011年,捕撈量為8萬1千噸左右,去年這個數字已達到9萬9千噸,增幅超過20%。今年梭子蟹的產量尚不可知,但他估計,相比去年,仍會有2到3成的增長。
他認為,今年梭子蟹的“豐收”與這些年我省的增殖放流活動有關,是符合近幾年的東海梭子蟹資源的增加規律的。十年前,放流的梭子蟹約有三四百萬只,近幾年,這個數字一直在增長。“梭子蟹適合的溫度為15℃到25℃,今年的持續高溫有利于它的生長。”
梭子蟹的放流力度為何一直加大?省海洋與漁業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梭子蟹屬于一年生品種,放流的經濟效益更顯著。2011年浙江省放流的梭子蟹2000余萬只,而今年的放流量已達6000萬只左右。
同時,梭子蟹數量的增加跟近年來東海漁業資源的管理和保護的累積效應有關。從上世紀末開始,舟山等地就在休漁措施中增加了刺網、籠捕等針對梭子蟹的捕撈作業方式,并嚴厲打擊捕撈、銷售抱卵梭子蟹行為。
有漁民認為,今年梭子蟹價格的大幅下跌與休漁期的不合理有關,應該將休漁期和開捕期都相應提前一個月。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