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早晨,時鐘剛過七點,武夷山市天心村斗茶賽現場已是人頭攢動。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盛會的茶商、茶友和游客,早早候在那里等待賽事開始。8點18分,一年一度的天心村斗茶賽在如蔭的楓楊樹下拉開大幕。
一場民間斗茶賽緣何能“動靜”如此之大?標準化的賽事、品牌推廣的渠道、技術交流的平臺……這些,都讓天心村斗茶賽散發著不可抵擋的魅力。
余盛良:斗茶越斗越紅火
“從2007年村里組織民間斗茶賽開始,我就擔任了這項工作的組織者。”黨支部副書記余盛良是天心村斗茶賽“蝶變”的見證人之一。
斗茶風在天心村自古就有。如今,天心村將民間斗茶的習俗發揚光大,一年一次的斗茶賽越辦越紅火。每年8月18日早晨,天心村的停車場上聚集成百上千人。去年斗茶賽期間,天心村每天的人流量達到1000多人,預計今年還將增長30%。
每年的這場盛會都會吸引不少國內外采購商爭相搶購茶王、金獎的茶葉。而在比賽中“一炮而紅”的茶企,生產的茶葉更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每年的斗茶賽也是天心村茶葉銷售“黃金期”,茶農的參賽積極性日益高漲。去年,228戶茶農送了493個茶樣參賽。今年,茶樣數量多達669個,創歷史新高,基本一戶一茶。
韓錦清:每位喝茶者都是評委
“整個比賽過程公平、公正、公開,這正是我們天心村斗茶賽的魅力所在。”天心村主任韓錦清說,“每一位到場喝茶的人都是評委。斗茶賽上,來自各地的茶友、游客都可以免費品茶,還能以群眾評委的身份為參賽的茶樣打分。”。
據介紹,斗茶評委由特邀茶葉專家評審、送樣者和市外茶人茶商等大眾評審組成。每個茶樣按標準對其外形、湯色、滋味、香氣等分別進行評分。其中,專家評審占總分70%,大眾評審占30%,最后評選出狀元、金獎、銀獎、優質獎等四項獎項。
通過斗茶賽這種形式賽出精品,讓天心村茶品質得以進一步提高,同時,充分展示與發揚家家戶戶的傳統制作工藝。顯然,天心村舉辦民間斗賽的這一初衷已經成功實現。
蘇德發:斗茶斗出“巖茶第一村”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