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8月是大豆灌漿結莢的關鍵時期,市場對天氣變化格外敏感。去年7月、8月,美國遭受世紀大旱,市場預期美國中西部玉米和大豆產量銳減,導致國際糧價大幅上揚。同期,中國大豆市場對美國大旱天氣的炒作力度不亞于cbot,尤其是6—8月大連豆粕期價漲幅高達43%。風水輪流轉,今年中國遭遇異常天氣,這成為農產品市場多頭新的炒作目標。
中國遭遇異常天氣
今年以來,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全球大豆主產國天氣正常,唯獨中國遭遇南旱北澇的異常天氣。自7月以來,高溫天氣覆蓋我國江南、江淮、江漢及重慶等地19個省(區、市),覆蓋面積達到317.7萬平方公里。7月30日,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高溫)ⅱ級應急響應,這是有史以來氣象部門啟動的最高級別的高溫應急響應。由于持續高溫少雨,各地旱情發展迅猛。據8月9日氣象部門監測,全國中旱以上干旱面積80.1萬平方公里。干旱已致溪河斷流,小型水庫干涸,不僅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受害嚴重,而且江南各省秋作物大豆也減產嚴重。
與此同時,東北洪災升級。黑龍江、嫩江、松花江同時出現超警戒水位的流域性百年一遇大洪水,堪比1998年大洪災。尤其是大豆主產區黑龍江,堤防甚至出現潰口。此次洪災已造成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111個縣區市373.7萬人受災,85人死亡,105人失蹤,緊急轉移安置36萬人,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6萬余間,農作物損害面積787.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61.4億元。除各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由ⅲ級提高至ⅱ級外,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緊急啟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協助開展工作。22日開始,東北大部將再一次迎來較強的降雨過程,未來防汛形勢仍非常嚴峻。
cbot大豆和玉米市場已出現異動。本周一cbot大豆電子早盤跳空高開20點,晚盤更大漲3.58%,豆粉同期大漲4.54%,玉米上漲4.75%。
國內大豆減產幾成定局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