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9月份,是浙江地區臺風高發季節,臺風會給水產養殖業帶來嚴重危害:改變池塘各理化因子水平,造成環境突變,引起水產養殖動物應激反應;同時,也可使池塘原有的微生態平衡被打破,致有害細菌等病原微生物及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大量產生。為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三門縣海洋與漁業局漁技人員提醒養殖戶須做好臺風多發期間養殖塘管理工作。
一、 做好養殖設施檢查維護工作
多發季節來臨前,對養殖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該修的修,該換的換,該加固的加固。期間,要進行定期檢查,尤其是在得到臺風預警信息時,需特別注意防風、防雨、用電安全,做好養殖設施的加固或轉移工作。
二、 合理控制水位
對于我縣各沿海區域海水養殖戶來說,在臺風來臨前,要盡量保持高水位,并采用上位排水法,避免暴雨致使塘內鹽度驟減,養殖動物死亡。
三、 做好水質管理工作,謹防缺氧
臺風暴雨期間,因池水的頻繁上下對流,造成耗氧層面增加,實際耗氧量增大,而此時光合作用幾乎為零,水體氧氣來源大幅減少,所以極易造成水體溶氧偏低。溶氧偏低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養殖動物缺氧死亡。另外,還會導致池底有機質無法正常氧化分解,使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大量產生,對養殖物造成傷害,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為防止缺氧,養殖戶應增加增氧時間,必要時,可投放一些增氧劑。此外,臺風暴雨期間,可以減少餌料投喂,必要時可暫停投喂。臺風暴雨前后,可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c、免疫多糖等營養類物質,以增加養殖動物的抗應激能力。
四、 做好臺風過后生產自救工作
做好生產設施的修復工作;及時用生石灰、漂白粉等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強化投飼管理,臺風過后,水產養殖動物的體質較差,因此餌料須新鮮優質,在飼料中最好添加復合維生素c、免疫多糖等營養類物質,以增加抗應激能力;另外,還要加強警惕,提高災后防病意識,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來源:三門縣海洋與漁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