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超高溫天氣,著實把水產商戶的生意給“灼傷”了。記者昨天來到嘉興水產肉食品批發市場,商戶們紛紛感嘆“今年生意不好做”。
賣魚商販“看天吃飯”
最近,市場上銷售的淡水魚一般是鯽魚、花鰱、白鰱。水盆里活蹦亂跳的魚兒,其實都是經過長途顛簸之后存活下來的“魚堅強”。
記者了解到,水產品市場里的商販一般都是前一天晚上七八點鐘開車去杭州、蘇州等地進貨,第二天凌晨一兩點鐘把魚運到市場,3點鐘開始營業。運輸途中,需要給魚兒不斷打氧,這氧氣也是易耗品,一只氧氣瓶里充滿氧氣可以用3天,用完了就要去氧氣站充,充一次要350元。
水產品都是“怕熱不怕冷”,天冷的時候水產品的存活率相對高一些,有的甚至可以養上兩三天,而一旦天氣熱了,魚蝦蟹的存活率將會大大降低,因為養殖的水溫太高,魚蝦會被燙死。為了提高水產品的存活率,氣溫高時,必須在水盆里放置碎冰塊。前段時間天天高溫,冰塊的消耗量極大,這幾天雖然氣溫略有下降,但冰塊也是少不了的。市場里有專門的冷庫,制作出售冰塊。冰塊的價格逐年上漲,去年是10至11元一條,今年漲到了15元一條,而這還是針對市場內部商販的“照顧價”。
談起剛過去的超高溫天氣,攤販們仍然心有余悸。俞國忠水產批發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就在前幾天,冰塊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甚至一度變成按需分配。胡氏水產的葛禾英告訴記者,這幾天天氣涼快了些,冰塊可以稍微少用一點,前段時間每天的冰塊費加上電費就要2500元,“開銷少了,總算是好一點。”
進價貴了 銷量少了
“今年夏天天氣太熱,去進貨都不敢進太多,因為賣不掉就只能扔掉,運氣好一點會有人來低價收購。”金發水產的胡小麗說,按照目前的氣溫,頭一天晚上拿來的魚一般活不到第二天。剛死去不久的魚品質不會受多大影響,一般會低價賣掉;但是死的時間一長,魚的價格就飛速下跌,“批發來12元一斤的魚,到最后只能以每斤1.5元的價格讓養甲魚的人收走。”
來源:嘉興在線—南湖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