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住茶苗,水庫已抽見底了,沒有辦法,現在只有到復興大河里拖水”。保靖縣復興鎮復興村的楊勇指著50多畝茶苗說。10年一遇的旱災,讓保靖黃金茶新栽茶苗受損嚴重。8月19日,筆者從保靖縣茶葉辦獲悉,截止到目前,該縣共有20068 畝茶園受災,其中成齡茶園受災面積達3510畝,幼齡茶園受災面積達 15228畝,育苗苗圃受災 1330畝 。
大旱當前,該縣實行“小組分片負責、技術包村聯戶”的辦法應對黃金茶種植集中區的旱情,重點指導茶農、育苗戶抗災自救。該縣除了將天氣情況及時通報給主要育苗戶,還印發了《茶葉防旱抗旱措施》資料,發放到茶農手中,幫助茶農自力更生開展護茶自救。
葫蘆、夯沙、水田河等鄉鎮的茶農受損較為嚴重。在這些鄉鎮,茶技人員及時指導茶農們實行茶園行間鋪草、搭建遮陽網等措施救茶抗旱。葫蘆鎮黃金村是產茶大村,該村利用抗旱機具,實行早晚澆水、最大限度地降低干旱災害。
保靖黃金茶是該縣的農業支柱產業。在積極抓好抗旱減災的同時,該縣堅持多管齊下,推進黃金茶產業建設。
該縣切實加大對黃金茶產業建設的領導,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黃金茶產業建設領導小組。在茶葉產業建設中,該縣資金投入進一步加大。今年,該縣整合扶貧、發改等項目資金2000萬元,支持黃金茶產業發展,且連續三年按照此規模投入。
呂洞山、白云山及縣城周邊鄉鎮,是保靖黃金茶產業建設的重點區域。該縣堅持科學規劃、連片發展,呂洞山、白云山黃金茶走廊和縣城周邊產業帶已初具雛形。葫蘆等鄉鎮已經成為萬畝茶葉鄉鎮,黃金村等村已經成為千畝茶葉村。積極引導鼓勵茶葉企業、產業大戶、農村能人組建茶葉協會、茶葉專業合作組織。目前,全縣茶葉協會、茶葉專業合作組織已經達到44個。
今年,該縣實行黃金茶大棚育苗,啟動了黃金茶母本園建設,加快黃金茶優良品種選育。進一步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茶葉新產品開發和加工。現該縣已成功研制出黃金紅茶、黃茶,正逐步開發生產保健茶及飲料茶。
截止目前,該縣茶葉種植面積已達到4.69萬畝,其中可采摘面積2.5萬畝,實現茶葉年總產值6500萬元。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