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從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傳來消息,該局對一批來自阿根廷的凍魷魚進行開柜查驗,發現該批貨物已經嚴重腐爛變質。對此,海滄局積極應對,第一時間上報動植處并通知貨主,及時在進出口食品不合格上報系統中登記,并在工作人員的監督下作銷毀處理。
數據顯示,今年1-7月,海滄局共檢驗檢疫進口水產品178批、總重量5794.23噸、貨值1066.8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總重量和貨值分別增長106%和94%。海滄口岸水產品進口量大漲,但是量價齊升的背后往往伴隨著各種問題。為更好履職,服務企業,海滄局多措并舉展開進口水產品監管工作。
首先,海滄局動植科召開水產品專題會議,對海滄口岸主要進口水產品的收貨人進行相應的培訓和指導。此次會議的召開,旨在學習和宣貫境外水產品生產企業注冊政策,避免因為進口未注冊工廠生產的水產品而引發退運,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其次,近幾年進口水產品由于凍柜斷電而導致腐敗變質的現象屢次發生,且索賠難度較大,之前的幾次由于貿易合同不夠明確,索賠期甚至達到兩年之長。對此,海滄局及時與水產品收貨人進行溝通,告知進口商在進口合同上要注意完善索賠條款和索賠細節,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最后,海滄局一方面督促進口商做好進口收貨人、境外出口商備案和進口銷售記錄的填寫;另一方面與進口商加強溝通,督促并規范企業建立相關的記錄和臺賬,關注貨物來源和供貨商信息等,加強對水產品質量的把關。(雁翠)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