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再生稻頭季好籽實谷,我家1.8畝田,產2100斤谷,比去年多200多斤。” 14日,南河鎮瓦前村六組村民段勝全扛著剛收的稻谷邊走邊說。8月中旬以來,該鎮農戶搶晴天收獲再生稻,大熱天雖人人汗流浹背,但個個面帶豐收的喜悅,割谷勁頭十足。
再生稻播一次、收兩次,具有省工節本、增產增效等優點。為了大力推廣再生稻栽培技術,南河鎮從開年起就通過開展科技培訓,發放自編《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小報、入戶走訪和出臺一些補貼政策等形式,調動農民種植再生稻的積極性,并在瓦前村建立核心高產示范區150畝。整個示范區內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播種節令、統一栽插規格、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防治等方式規范管理,良種良法得以配套應用,盡管今年灌漿期遇高溫干旱,但由于技術措施到位,田間實割測產數據顯示,示范區再生稻頭季稻平均產量546公斤,最高產量615公斤,比往年增收10%,增產效果顯著,喜獲豐收。該鎮今年共發展再生稻5000余畝,按畝增產100斤,僅頭季就可增產50余萬斤,為今年糧食豐收奠定了基礎。
再生稻頭季的豐收,大大地提高了南河鎮農民培育秧蓀的熱情。眼下,農民正積極抓秧蓀的田間管理,為再生季豐收打基礎。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