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健飛 通訊員 廖云晴
云南尋甸縣稻田養魚快到收獲季節,下月中旬,就可以到尋甸嘗鮮啦!“稻田養的魚,味道鮮美,價格高還買不著。稻田養魚不施化肥、農藥,對提高稻子和魚的品質都非常有益?!睋颇鲜さ榭h農業局水產辦負責人介紹,針對干旱,為增收農民的種養殖收入,今年,尋甸縣計劃完成稻田養魚1270畝,在七星和仁德分別實施100畝樣板進行推廣。為確保今年稻田養魚樣板的高質量完成,以此帶動更多的農戶參與,該縣農業局還組織了七星、仁德稻田養魚樣板區鄉鎮農業分管領導、農業科人員、村委會人員及養殖戶到馬龍縣考察學習稻田養魚技術,現場學習取經。苗種定購、繁育,苗種由農業局水產基地繁育,年初已投放夏花(3厘米/尾)“建鯉”苗種25萬尾,預計產量2000公斤,由于一畝稻田養魚的純收入在1000元左右,1270畝的稻田養魚計劃將給農戶帶來近百萬元的收入。目前,這一水稻種植與水產養殖為一體的立體農業種養方式,已成為山區、半山區貧困農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徑之一。
據悉,稻田養魚是指在稻田中開挖一定面積比例的魚溝、魚溜,集水 稻種 植與水產養殖為一體的立體農業種養方式。雖然開挖魚溝、魚溜減少了一定的稻田種植面積,但是魚溝有利于空氣流通和陽光照射,植物可更充分地進行光合作用;在稻田里養魚,魚的糞便也可以成為水稻的 肥料 ,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此外,還可利用魚除掉田里的害蟲和雜草,減少農藥的使用。
據了解,去年,金所擺宰村養的魚,在田里就被搶購一空,價格高時達80元一公斤。稻田養魚,每畝可產魚40公斤,每公里價格均價45元左右,畝總產值達到了1800元,遠遠超過了稻子的收入,在同等情況下,稻子產量可增加10%。是什么讓稻田里的魚可以賣到如此高的價格?原因在于,為保證水稻質量,稻田里生長的魚不使用飼料喂養,主要以稻花、蚊蟲幼蟲、米糠和麥糊為食,無任何污染,肉質鮮甜且生態環保。
來源:中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