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蘇中里下河腹部地區的溱潼鎮,江水、海水和淮水“三水”交匯而成了溱湖水。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水環境孕育了一池的美味——溱湖八鮮,而溱湖籪蟹便是八鮮之首。其實,溱潼鎮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養殖河蟹,素有“南有澄湖閘蟹,北有溱湖籪蟹”的說法,人稱“南閘北籪”。然而,在大閘蟹遍地開花的今天,歷史上曾經與之齊名的溱湖籪蟹在姜堰之外卻鮮為人知。
一籪之隔分秋色
國家5a級溱湖風景區、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一類飲用水標準的水質,這就是溱湖籪蟹的生長環境。一條小船慢慢劃向溱湖深處,在這里,記者總算看到了籪。這是一種用竹枝編成的柵欄,直立地置入水中,上下有近兩米高。姜堰水產技術指導站站長陳克春告訴記者,溱湖水美,卻不是所有溱湖水養出來的蟹都叫籪蟹。
“要成為籪蟹,得先爬過這近兩米高的籪。”陳克春說,用籪捕蟹主要是利用河蟹生殖回游的特性,當發育成熟的螃蟹沿河道回游的時候,由于自身特性的原因使它遇到攔河設置的籪時,會想盡辦法翻過去,掉進與籪配套的篾簍之中成為籪蟹。“要不是體肥肉壯的大蟹,根本爬不上那么高的籪,所以,籪蟹中絕沒有小的、瘦的、病的。”籪不僅是捕蟹工具,更是挑選高品質螃蟹的好方法。
據介紹,溱湖5000畝核心養殖水面由姜堰市溱湖籪蟹有限公司承包。為了保證螃蟹的質量,該公司采取低密度放養的方式,平均每畝只投放300只蟹苗。最重要的是,全程都不用人工投喂,而是以湖里的水草、螺蜆等天然餌料為食,堪稱野生蟹。這樣養出來的螃蟹雖然產量不高,但純天然、無公害,成為籪蟹中的精品,基本上公蟹都能達到4.5兩左右,母的也在3.5兩以上。
陳克春告訴記者,哪怕是用精養塘養殖籪蟹,也要模仿溱湖的水環境,種上大量水草,放養魚蝦,并投喂螺絲、海雜魚和玉米等無公害的食物,保證籪蟹的品質。
有機蟹為何只在“墻內香”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