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23日,舟山市水產研究所科技人員和浙江海洋學院管理學院教授、博士,分別來到定海區小沙鎮、長白鄉、環南街道、干覽鎮等鄉鎮、街道,現場走訪了7家水產養殖場,就目前水產養殖中的困難和問題開展專題調研。
定海區是全省最早推廣高位池養殖的縣(區),目前擁有水產養殖面積3萬畝,其中高標準設施精養面積已達到2000畝(鋼質塑料大棚工廠化精養面積300畝)。去年,全區實現水產養殖產量1萬噸,實現產值1.53億元,占全區漁業總產值的20%。南美白對蝦大棚設施精養平均畝產達3000公斤,畝效益6萬元,比高位池精養畝增產2000公斤,畝效益增收4萬元。定海旭旺養殖場陳文龍養殖的對蝦畝純利潤11萬元、舟山綠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黃秀葵養殖的對蝦單茬畝產1150公斤,在2007年雙雙榮獲浙江省首屆農業吉尼斯紀錄。但今年以來,南美白養殖出現了成活率不高,生長緩慢等現象,急需水產養殖專家指導和破解。
專家們冒著酷暑,深入全區7家養殖場,通過走訪、發放調查表及科技服務等形式與重點養殖公司(戶)進行對接,詳細了解養殖生產中面臨的問題、養殖銷售策略、對養殖行業的認識等情況,調研團隊還通過現場講解的形式向養殖戶推廣科學的養殖方法和全新的養殖理念。同時對養殖戶提出的南美白對蝦成活率不高等問題現場指導解惑排難,還對南美白對蝦進行了現場抽樣,待檢測后找出南美白對蝦生長緩慢的原因,以便對癥下藥。
調研組一行還將就如何促進南美白對蝦養殖轉型升級進行有益的探索,形成調研課題,以幫助解決水產養殖戶面臨的難題,促進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
來源:定海區水產技術推廣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