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氣溫已有所下降,但記者在浙江紹興市區各大農貿市場了解到,蔬菜價格并沒有因為氣溫變化出現大幅度的波動,水產類價格浮動較大,價格總體呈上漲趨勢。
蝦類、蟹類價格走高
記者走訪農貿市場后發現,對蝦、草蝦價格有所上升。對蝦前段時間賣23至25元一斤,現在漲了。草蝦由原來的26元左右一斤上漲到30元左右一斤。“這次水產類產品的漲價除了和養殖成本比較高有關外,和臺風有一定的關系。”市區大龍農貿市場的水產攤主馮女士道出了緣由。據了解,由于前段時間受臺風影響,一些水產養殖業的捕撈船只實行“航禁”,“航禁”導致捕撈上來的蝦數量減少;除此之外,一些經銷商把個子比較大的蝦進行冷凍出口,只剩中小檔次的蝦放在市面上賣,也是此次蝦在市面上數量減少、價格上升的一個原因。
相對于草蝦、對蝦價格的上升,河蝦的價格較為穩定。“10月1日后將是河蝦的旺季,上市的河蝦將會增多,價格會有所回落。”從事河蝦生意多年的錢女士預測道。
除了蝦類的價格有較大的漲幅外,前段時間價格回落的梭子蟹也上漲了。今年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的河蟹價格,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走高,
重量在一兩至一兩半左右的河蟹比較受大眾歡迎。目前此規格的螃蟹在市場上賣30元至50元一斤。
外地菜價格上升,本地黃秋葵價格降低
天氣變化并沒有給菜價帶來很大的影響。“目前菜價較前段時間基本不變,外地快茭價格略微上升。”做蔬菜生意的馬女士總結了目前市場菜價的形勢。據悉,市場上賣得比較好的外地快茭價格從原來的3.5元一斤上升到了現在的4元一斤,而其中5毛一斤的差距主要是差在運費上,與天氣并無太大關系。
相比于外地菜價格的上升,素有“植物偉哥”之稱的黃秋葵價格從原來的10元一斤降到了現在的5元一斤。據了解,由于黃秋葵有補腎的功效,本地人種的比較多。由于這種植物繁殖較快,產量比較高,這也是黃秋葵在短時間內大幅降價的原因。
記者 魏秀萍 實習生 嚴佳堅
來源:天天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