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南方遭遇罕見高溫干旱、北方出現較為嚴重的洪澇災情,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如何?全年糧食能否再奪豐收?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
南方農作物受旱面積超過1億畝,東北地區受澇面積超過1000萬畝記者:當前南方干旱和北方洪澇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如何?奪取今年秋糧豐收面臨哪些困難?
余欣榮:當前秋糧生產形勢復雜,主要是氣候異常給秋糧生產帶來嚴峻考驗,主要表現在"兩大影響、兩大威脅".
"兩大影響",就是南方的高溫干旱和北方的洪澇災害的影響。據農業部農情調度,截至8月16日,南方13省(區、市)農作物受旱面積超過1億畝,成災面積超過5000萬畝,是當地近十年同期受旱最重的一年。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持續高溫干旱,對中稻造成不同程度的高溫熱害。同時,由于土壤失墑嚴重,影響在田玉米授粉和灌漿。一些地區雙季晚稻因缺水栽插困難,只能改種。
入汛以來,東北、華北地區降水比常年偏多三至五成,東北地區受澇面積超過1000萬畝,華北部分地區也出現內澇。
"兩大威脅",就是病蟲危害和秋季霜凍的威脅。當前正值主汛期,也是病蟲害的高發期。據監測,南方地區水稻"兩遷"害蟲發生期提早,發生的范圍廣,褐飛虱褐短翅型成蟲比例明顯比往年偏高,大大提高了繁殖系數,增加了防治難度,同時東北稻區雨水較多,稻瘟病也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今年東北受低溫春澇影響,部分地區播期推遲,導致生育期相應延遲,增加了后期遭遇早霜的風險。南方地區發生寒露風的風險依然存在。
災害影響仍是局部,大部地區秋糧長勢正常,全年糧食豐收有基礎、有希望記者:今年農業部提出要力爭糧食生產再奪豐收。面對如此復雜嚴峻的局面,能實現這一目標嗎?
來源:人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