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現代生態漁業建設工作座談會后,紹興市高度重視,迅速傳達學習,切實抓好貫徹落實,8月21日,市農業局張阿東局長親自主持召開全市漁業轉型提升工作會議,鄭炎林副局長傳達彭局長講話精神,并圍繞改善生態環境、保障有效供給、促進增產增收的目標,以抓好“五項措施”為具體行動,進一步發展現代生態漁業,推動漁業產業提升,促進漁民持續穩定增收。
一是致力于產業提升。著力提升南美白對蝦、珍珠、龜鱉等主導產業,促進漁業主導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快南美白對蝦養殖設施高標準建設改造,加大大棚設施養殖步伐,大力推廣底排底增氧、蝦鱉混養、稻鱉共生、魚珠混養等技術。重點建設南美白對蝦種苗繁育基地,繼續擴大優質苗種的引進培育和推廣,力爭在2015年建成區域面積1900畝,投資1.2億元的浙江中亞水產種苗產業園。以創建國家級、省級休閑漁業精品基地為契機,改造提升現有休閑漁業基地,積極鼓勵工商資本投資起點高、規模大、漁業文化內涵豐富的休閑漁業基地,加快漁業一產和三產的融合,不斷拓展漁業發展空間,促進漁農民增收致富。
二是致力于園區建設。加快推進現代漁業園區建設,促進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以園區建設為平臺,加快養殖設施的提升,探索試點工廠化循環水設施養殖,加強對園區業主的引導,增強其自主發展的意識和動力,在發展硬件建設的同時,以園區建設為載體,進一步加強漁業軟件建設,提升漁業企業現代水平,確保全市49家省級現代漁業園區創建點在“十二五”期間全部建設完成通過驗收。
三是致力于新型主體培育。積極探索新型漁業產業體系建設,促進行業互助發展。鼓勵引導漁民以股份制為紐帶,自愿結成民主管理、自我服務、集產供銷于一體的漁業產業化組織,促進行業互助發展。加快建設以南美白對蝦為代表的新型產業體系,逐步向其他產業延伸發展。積極培育漁業家庭農場,激發漁業主體經營活力,促進漁業轉型升級和漁民增收致富,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在全市培育發展100家漁業家庭農場。
來源:紹興市農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