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莆田市舉行的市委六屆五次全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和省委九屆九次全會精神,研究討論了支持老少邊島相對落后地區發展、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和南日島海洋牧場建設三個文件。特別是結合莆田實際,創新性地提出了“山區學利農、海上建牧場”的思路,展現莆田特色、適應莆田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思路的提出,立足于對莆田市地域和產業特色的科學研判以及補齊經濟發展“短板”的通盤謀劃。沿海“靠海吃海”,目前南日鎮有鮑魚養殖及相關從業人員4萬多人,鮑魚養殖海域共有網箱4萬多口,養殖量達4億多只,年產值近11億元。同時,風電產業風生水起,特別是海上風電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可實現風力發電和海上養殖相結合,海洋牧場發展前景廣闊。
所以,“海上建牧場”,是莆田市在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海洋資源利用最大化的生動實踐,將有力推動海洋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經濟優勢轉化,培育海洋經濟新增長極。圍繞“海上建牧場”,沿海地區將做足“海”的文章,特別是加快推進南日島海洋牧場建設。以開展全省海域收儲試點市為契機,圍繞“風行海西、鮑打天下”的目標,做好海洋牧場與風電產業的規劃銜接,大力發展栽培漁業,應用離岸深水設施養殖技術,帶動近岸貝藻混養碳匯漁業養殖基地轉型升級,成立海上垂釣俱樂部,發展高端海上旅游,突破遠洋捕撈,力爭通過五年的努力,把南日海域打造成北緯26度黃金海洋牧場,面積達1000平方公里,產值達1000億元,建成全國海洋牧場建設示范基地,形成“北有獐子島、南有南日島”的生動局面。
實現這些目標,關鍵在落實。相信只要勇于擔當、形成合力、改進作風,通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辛勤“耕山”、“牧海”,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當前,莆田市將認真貫徹市委全會精神,落實相關文件,按照“一年全面啟動、三年拉開框架、五年實現跨越”的發展目標,充分發揮莆田市海洋優勢,加快推進南日島海洋牧場建設,努力創新現代漁業發展的“莆田模式”,打造省級海洋經濟綜合開發試驗區,促進莆田市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來源:莆田市海洋與漁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