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玉環近海增殖放流活動在當地中鹿島附近海域舉行,70多萬尾黑鯛魚苗放歸大海,此次活動采用單一的黑鯛魚苗,且規格均為5厘米以上。此次放流的部分魚苗魚體上懸掛標志牌,專家希望通過此次放流,掌握放流后黑鯛魚苗的遷移分布、生長發育情況,探索黑鯛的洄游特性。
當天上午9時30分許,運送魚苗的活水船和中國漁政33023船抵達指定海域,放流活動正式開始,一桶桶魚苗被倒進大海,放流的黑鯛魚苗歡快地游向大海。據了解,黑鯛為肉食性魚類,成魚以貝類和小魚蝦為主要食物,喜在巖礁和沙泥底質的清水環境中生活。黑鯛肉質鮮美,是名貴的海產魚類之一,生長快,食性廣,具有耐鹽性和廣溫性,抗病力強,是海水和咸淡水增養殖的優良品種。在自然海區一般1齡魚尾叉長15cm,2齡21cm,3齡26cm,4齡30cm,5齡33cm,7齡37cm,9齡達40cm,最大個體長45cm,一般4齡之前生長速度較快。
據悉,自2006年以來,為緩解海洋漁業資源日漸衰竭,當地海洋與漁業部門每年都要舉行增殖放流活動,8年來,玉環縣共投入356萬元,放流黑鯛、真鯛、烏賊等魚苗共計540多萬尾,海蜇苗25萬只,放流荔枝螺、管角螺等幼螺6900公斤,努力恢復當地近海的漁業資源。
來源:臺州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