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走進了瀘縣潮河鎮后灣村龍眼種植基地,在陽光的照耀下,遠遠的看到優質的潮河龍眼一串串、一坨坨地掛在青枝綠葉間,粒粒龍眼飽滿圓潤,形如珍珠綠若翡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到處呈現出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果農們綻放出一張張笑臉,寫滿了豐收的喜悅。
今年瀘縣龍眼長勢喜人,掛果率在去年基礎上增長15%左右,預計今年產量在3.5萬噸以上,銷售額3.5億元以上,將創瀘縣龍眼歷史最高產量。
據悉,瀘縣龍眼種植歷史悠久,是中國晚熟龍眼之鄉,有"海潮香桂圓"、"后灣龍眼"、"熟龍桂圓"等知名品牌。近年來,本著充分發揮種植業比較優勢發展優勢產業的結構調整思路,瀘縣龍眼在產業結構調整進程中得到了長足發展,至2013年全縣龍眼總面積14萬畝,已初步形成大基地、大品牌,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經營的態勢。
瀘縣龍眼產業的快速發展還得益于"龍頭企業+農戶、專業合作聯社—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以加工龍眼為主的企業——后灣龍眼果品有限公司,以鮮、干銷售為主的瀘縣土產棉麻果品有限公司、瀘縣熟龍桂圓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及其下轄下轄海潮桂圓專業合作社、潮河龍眼專業合作社、太伏龍眼專業合作社八家分社,與基地長期保持著得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關系,其技術及銷售服務涉及全縣及其周邊縣區多個鄉鎮。產品遠銷成都、重慶、貴州、云南等地。還陸續涌現了海潮桂圓專業合作社、太伏龍眼專業合作社等一批運作規范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指導果農科學管理果園、引導大量的果子有序流入市場立下了汗馬功勞。(丹青)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