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已經很難收到海參了,因為量不夠,也開始少發貨。”昨日,山東日照海參批發商王先生告訴《金證券》記者。
今夏由于連續高溫等極端天氣侵襲,山東海域萊州、東營等地區頻頻出現養殖海參大規模死亡的現象,養殖戶損失慘重。分析人士預計,受此影響山東海參減產35%左右,放至全國范圍則減產20%左右,或將逆轉此前海參價格持續低迷的現狀。《金證券》記者發現,除了消息剛出來時海參價格跳漲幾日,目前市場較為穩定。“大家都在觀望,一是看9月底秋捕后的價格反應,二看中秋、國慶的消費需求情況。”業內人士稱。
極端天氣致產量驟減
《金證券》獲悉,今年海參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海水溫度高,降雨量大,海水鹽度下降,導致了海參的死亡。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海參產量約14-15萬噸,山東地區產量達8萬噸,占全國的一半。
券商研究員調研結果顯示,山東養海參主要在威海、煙臺、即墨、東營。其中威海受災較輕,另外三地都較重。目前海參養殖主要分四種方式:蝦池、圍堰、底播和浮筏,此次受災主要是蝦池養殖的海參,因為蝦池養殖的海水深度只有2到3米,高溫、降雨都容易影響池內環境。至于受災程度,當地養殖戶的說法從五成到九成不等。
研究員指出,按山東海參產量占全國一半,蝦池養殖占山東七成、死亡率五成計算,由此帶來山東全省海參減產35%左右,即全國減產兩成。因此輪災情海參供給驟減,或將扭轉市場此前對海參價格的悲觀預期。預計下半年海參大宗交易價格有望突破160元/公斤,明顯高于上半年的140元/公斤,相關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受此預期影響,近期好當家(600467股吧)、東方海洋(002086股吧)等a股上市公司股價均有不俗表現。
“或許沒有想象中嚴重”
昨日,山東日照海參批發商王先生告訴《金證券》記者,山東幾大海參養殖區域確實受災嚴重,“最厲害的到幾乎絕產,但具體減產多嚴重,現在很難有統計數據,大家只是胡亂猜測。”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