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鴨湖岸邊不少三四斤重的死魚沒被深埋處理,已經腐爛,臭氣熏天。
宿鴨湖庫區養魚網箱內仍有大量死魚沒打撈上岸。
記者 齊永 攝影報道
近日,亞洲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庫河南駐馬店宿鴨湖出現大面積死魚現象,由于天氣炎熱,死魚迅速腐化。宿鴨湖水庫管理局局長張東升表示,雖然大部分死魚已被打撈上岸,但仍有腐爛嚴重的死魚無法打撈,湖水已被污染。
8月27日,駐馬店市委宣傳部對外發布消息稱,8月23-25日,駐馬店境內出現強降雨天氣,部分地區大到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達125毫米,導致宿鴨湖水庫水位上漲0.8米,庫容增加0.83億立方米。25日到26日,宿鴨湖庫區相繼出現養魚網箱和部分湖面大面積死魚現象。
8月28日,記者在宿鴨湖南庫區看到,仍有不少養魚網箱內漂浮著大片死魚,一股令人作嘔的惡臭撲面而來。該庫區漁民羅新華告訴記者,24日晚,他發現自家養殖的十幾萬斤白鰱魚、草魚、小黃魚全都翻了白肚,一下損失了60多萬元。
羅新華告訴記者,他養了十幾年的魚,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與他一樣稱得上大型養殖戶的還有付衛華、張保東、張滿義,他們都在宿鴨湖南庫區進行個體養殖,養殖規模都在七八百箱以上。
“顏色發紅的水流進了網箱里,魚群就開始浮頭,沒一會兒就全漂上來了。”回想起死魚的場面和自己的經濟損失,羅新華欲哭無淚。
在羅新華的養殖場內,記者發現,仍有大量的白鰱魚漂浮在網箱內和岸邊,不少三四斤大的魚已經腐爛,整個宿鴨湖庫區都彌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惡臭。“這魚都有三四斤重了,就是按照批發價,一條也能賣個一二十塊。”羅新華指著岸邊一條爬滿蛆蟲的魚向記者訴苦。
羅新華認為,死魚事件是因為宿鴨湖水庫水質污染,與那一股發紅的水有關。他還表示,死魚事件發生后,政府部門要求漁民們將死魚打撈上岸,統一深埋處理。“一個坑五六米深,下面鋪了一層白灰,上面再蓋一層白灰。”
羅新華說,此次死魚事件中,僅南庫區至少有200萬多斤魚死亡,損失上千萬元。北庫區損失更加慘重,具體多少正在統計中。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