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涇縣家庭農場已成為該縣農村新型經營主體主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全縣各類家庭農場已發展275家。其中,種植業家庭農場96家,面積7.11萬畝,年產值2.25億元,年純收入4033.5萬元;畜牧業家庭農場149家,年產值2.21億元,年純收入2133.8萬元;漁業家庭農場30家,面積2958.8畝,年純收入340.2萬元。
2004年6月,汀溪鄉李自紅以招投標方式取得了面積為810畝為期30年承包期的茶園自主經營權,創辦了李自紅家庭農場,在全縣第一個進行規模化茶葉特色種植,開創了涇縣家庭農場之先河。經過幾年持續的發展,家庭農場已建成規模達1830畝的有機產品茶葉基地,茶樹從原來150余萬株增加到250萬株,產量由原來9000斤增加到現在的24300斤,產值由原來130萬元增加到近400萬元,年實現經營收入450余萬元。2008年李自紅家庭農場被宣城市認定為“市級示范家庭農場”稱號。2009年該農場茶葉被農業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2012年該農場被農業部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認定為“全國有機農業(茶葉)示范基地”。目前,李自紅家庭農場已成為“標準化茶葉示范區、現代農業觀光區、休閑度假游覽區”。此外,黃村鎮蔡林水稻家庭農場流轉土地1205畝,進行糧食規模化種植,年收入200余萬元,比其它農戶增收32%。昌橋鄉王開新畜禽家庭農場年出欄300萬只,年產值2300萬元,年純收入300多萬元,比其它農戶增收43%。
為了鼓勵土地向規模經營家庭集中流轉,2009年涇縣出臺了財政獎勵政策。對每流轉50畝農田以上,每畝獎勵50元,同時對畜牧規模養殖的也予以財政獎補。如今,整個涇縣流轉土地90%的農田都是由農場主經營,全縣規模畜牧養殖的100%是由農場主經營。此外,全縣農業部門等積極開展農技指導、技術培訓、土地流轉、農業金融、市場信息和氣象等方面服務??h農委從專業化及現代農業發展專業角度,通過農民創業培訓、技能培訓等培訓平臺,把家庭農場主培養成既懂農技、畜牧獸醫知識,又要會經營管理。近年來,全縣共培訓家庭農場主4500余人次。
來源:安徽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