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授予“中國最美小鎮”的鄧村鄉,以茶葉為最美的底色,不僅風景旖旎,茶葉也變成了居民致富的黃金葉。宜昌市夷陵區金鄉寺農產品合作社帶領茶農大力推行高效茶園實踐,茶葉畝平收入正在向萬元逼近,讓高臺頭村的茶農擁有了致富的底氣,高高抬起了驕傲的頭。
僅僅擁有2年發展史的金鄉寺農產品合作社投資120多萬元在茶園高密集區的高臺頭村與江坪村結合部的空白地帶建起了占地3畝的規范化茶葉加工廠,配套了27套機械設備。依托加工廠的紐帶作用,網絡了500多戶合作社員,輻射了2個村的5000畝茶園。通過引導“高標準建園、高效化管理、精細化采摘、名優化加工、訂單式銷售”茶葉畝平收入近萬元在高臺頭、江坪村成為了現實,點燃了社員致富的產業激情。8月上旬已近初秋,但是在金鄉寺合作社茶葉加工廠,茶葉收購依然火爆,每公斤鮮葉的收購價在3元左右,每天的鮮葉收購量仍然達到了5000公斤,多數茶農每天的收入在150元左右。
如何鼓起了茶農的錢袋子?金鄉寺農產品合作社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增強茶葉的市場競爭力為核心,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四大規范工程。標準茶園建設工程:大面積的改造標準茶園,使5000畝基本茶園達到了密植、免耕、標準的高效目標,提高了茶葉的畝產值。科技支撐工程:依托專家技術協作,在高臺頭村、江坪村各建了1個茶樹有性系、無性系良種母本園,加大了對良種的培育和優質茶葉的推廣示范種植。茶葉有機普及工程:抓好茶園環境建設的同時,精心推廣茶葉的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黃板紙、殺蟲燈大面積推行。全方位推廣農家有機肥的大面積施用,保證了茶園的原生態。
金鄉寺合作社傾情抓好茶葉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提高社員的綜合素質,每年開展了2次全面的科學種茶技術的培訓。該合作社配備了專門的技術服務隊,為茶農進行免費傳授技改種茶技術,茶園管護技術,精細化采摘技術及市場信息服務,讓茶農科學種茶,高效回報。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