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成本加大,受臺風影響市場供應出現減少
□記者 許麗玲
近日,記者從廣州番禺區清河市場、東城市場和部分大型超市了解到,我區淡水產品價格全面上漲。福壽魚、邊魚和太陽魚等中低端價位的淡水魚價格大約上漲25%左右,丁桂魚、泥鰍和黃鱔等相對高價的水產品也出現價格上漲的情況。
“平時福壽魚才賣7元/500克左右,現在都賣到9元/500克多了,大頭魚往時最高也就是6元/500克,最近幾天賣到8~9元/500克。”市民盧先生說道。
市民平時喜歡購買的邊魚和太陽魚也貴了不少,記者在大潤發和華潤萬家兩家超市看到,邊魚的價格大約是15元/500克左右,太陽魚的價格在20~22元/500克之間。水產區的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淡水魚的需求量大,造成淡水魚價格全面上漲。”
在清河市場水產區內,前來購買淡水魚的市民絡繹不絕。“現在超市的淡水魚都比較貴,很多看起來都不夠新鮮,我和家人特意開車來這邊買的。”剛買完魚的張小姐說,雖然水產品市場的魚多一些,但是價格并不低,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都貴30%左右。“好像這些鯽魚,去年在這邊買大概8元/500克左右,今年已經要賣到13元/500克了,簡直比豬肉還貴。”
黃鱔和泥鰍的價格一直相對堅挺,價格波動不大。但是,由于前段時間黃鱔和泥鰍上市量小,價格一路飆升。在一家超市的水產專賣區,7兩左右的黃鱔價格已經賣到50元/500克。據現場銷售人員說,由于價高,前來買黃鱔的顧客并不多。
市場專業人士分析,番禺區淡水魚價格全面上漲主要是受到淡水魚養殖成本加大以及市場供應緊張等因素的影響,隨著秋季淡水魚出塘周期的到來,成魚出塘量增加,淡水魚的價格有望下降。
來源:番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