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是雜交稻制種抽穗揚花的關鍵時節,8月26日上午,筆者在開善鄉儒坊村看到,農戶們正頂著烈日,兩個人一組,手拿系有紅繩的竹竿,分別在稻田的兩側拉著紅繩來回掀動水稻趕花授粉。水稻伴著紅繩掀起層層稻浪,猶如碧綠的海洋此起彼伏,水稻垂頭的姿態也像月老紅繩下的一對相戀佳人第一次相見頷首嬌羞。
“趕花就是要趁著大太陽,稻花才開得盛,效果會更好?!痹谮s花間隙農戶江賢紅告訴記者:“去年家里水稻制種做了5畝,收了1000多公斤種子,賣了1.5萬元左右,今年多又多種了一畝,這幾天天氣好,也是忙著多趕幾趟,提高授粉率,希望今年還能有個好收成?!?/p>
據了解,2013年,開善鄉水稻制種面積1100余畝,在儒坊、余上、余源、肖坑、墩上5個村實現連片制種,流轉土地710余畝,培訓制種大戶45戶。
該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江賢達介紹,水稻制種銷售收入是普通水稻兩到三倍,2012年該鄉水稻制種實現產值336萬元,平均畝產3340元。與種植煙后水稻畝產1400元相比,制種畝產增加1940元/畝,穩增純收入1740元/畝,進一步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
來源:三明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