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海麥浪、碧波魚躍,這里也有水清岸綠,還能聞到蔬果飄香,這就是現在的巢湖。近年來,以蔬菜、經果林、園藝等兼具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特色生態產業的發展,構筑了環巢湖現代生態農業產業體系。去年以來,全市共實施三批環巢湖生態農業建設項目,投資達100億元。
巢湖是江淮大地的母親湖。長期以來,傳統的農業種植方式一度給巢湖周邊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壓力。如今,在巢湖湖岸、主要入湖道口,大面積種植了蓮藕等水生蔬菜。
為什么沿巢湖一帶要發展水生蔬菜呢?
合肥市農委的工作人員介紹,傳統種植業需要大量農藥、化肥,曾經給巢湖周邊生態環境帶來壓力。但在巢湖湖岸、主要入湖道口等處大面積種植蓮藕等水生蔬菜,可從濕地中吸收大量的氮、磷,能促進水生富營養物的降解,大大改善巢湖的生態環境?!皩Υ?,專家曾經專門做了一項實驗?!痹摴ぷ魅藛T說,實驗結果顯示,種蓮藕、茭白可降解水體中80%以上的氮、磷,每公頃蓮藕在一個生長期內可降解水體中氮23~50公斤、磷3.7~7.4公斤。這樣推算下來,合肥市環巢湖水域的20萬畝水生蔬菜每年可降解水體中氮306~667噸、磷49~98噸,對流入巢湖的富含氮、磷營養元素的農業生產排水起到前置凈化作用,“就等同于新增了20萬畝的人工濕地?!杯h巢湖大道兩側的水生蔬菜和苗木花卉以及生態經濟防護林,將是一條“環形生態長廊”。
另一方面,水生蔬菜還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蓮藕的畝均產量1500公斤,畝產值5000元,畝均純收入2000元左右,是水稻的2.5倍;茭白和荸薺的畝均純收入2500元左右,是水稻的3.1倍。據調查,專業水生蔬菜農戶年人均純收入達1.5萬元,高于同期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倍以上,水生蔬菜正成為環湖圩畈區農民增收的新亮點。據統計,上半年合肥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5096元,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同期水平。休閑觀光農業促進農業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按照市農業部門的計劃,到2015年,環巢湖水生蔬菜種植面積將發展到26萬畝。
來源:江淮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