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達拉特旗大樹灣黃河魚養殖基地——東海心村,大面積的養殖水面在陽光下泛著清波,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不時有魚兒躍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展現在眼前。然而,這個多年發展起來的養魚基地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品牌效益不高、水面面積制約、旅游垂釣項目單一等問題。大樹灣黃河魚養殖該走向何處?大樹灣養魚協會會長武二才為當地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提升“品牌效益”
品牌效益不高是一直困擾養殖戶的一個難題,這么多年來魚是養得很好,肉質和口感都上去了,養殖品種也增加了,可是由于品牌效益的原因,養殖戶也蒙受了不少損失。原因是有人“掛羊頭賣狗肉”盜用了大樹灣黃河魚的商標,消費者也分辨不了真假,好多效益都被一些商戶投機賺去了。“這個情況屢禁不止,前腳我們去打假,后腳人家又在別的地方建立新的店鋪開始營業了。咱們還得養魚,忙得要命,不能每天蹲守在那里。”當地養殖戶談起這事兒十分憤慨但又無可奈何。
武二才認為這主要是大樹灣黃河魚的品牌效益不高造成的。目前,大樹灣黃河魚是知名商標,在級別上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商標推廣程度還有局限,這是造成品牌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許多消費者聽說大樹灣黃河魚好吃卻買不到真正的大樹灣黃河魚,部分消費者甚至聽信投機商戶言語,錯把普通品牌當成大樹灣黃河魚,影響大樹灣黃河魚聲譽的同時,效益也相隨低下。武二才說,下一步大樹灣養魚協會將努力打造國家級著名商標,加大宣傳力度,在周邊地區推廣大樹灣黃河魚,樹立品牌意識,依靠品牌取得好的效益,不為他人作嫁衣裳。
推廣“智能化養魚”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