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傍晚,出海歸來的漁船陸續將“第一網”海鮮運往岸邊。船老板與漁民們忙得不可開交,卸貨、分類、出售、添冰,各個碼頭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出海歸來魚滿倉
昨天下午4時許,在乳山海陽所鎮南泓漁港碼頭停滿了前來收購海鮮的保鮮車,眾多商販和漁民商討價格后,把海鮮裝上運輸車。
經過幾個小時的出海作業,家住海陽所鎮南泓南村的于海駕駛著一艘30馬力的漁船緩緩靠上南泓碼頭,常年與于海打交道的商販們早早就在岸邊等候。船剛靠岸,于海便迫不及待地指著船上的一個個魚筐告訴妻子:“收成不錯!”夫妻二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于海說,雖然現在不是蝦蟹肥碩的季節,但經過三個月休漁期的休養,蝦蟹的個頭確實不算小。
文登李女士的一對150馬力的漁船在位于澤庫鎮的慶順碼頭靠岸,10多名船員隨即卸貨。從李女士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可以看出,這次出海收成不錯。
記者在市區半月灣碼頭看到,小馬力漁船除收獲了爬蝦、梭子蟹外,還有其他魚類。船主張一鳴粗略算了一下,當天共捕獲爬蝦50斤、帶魚20斤、沙丁魚30多斤、對蝦10多斤和梭子蟹近10斤,凈收入在1000元以上。
在威海中心漁港,一艘150馬力漁船靠港卸貨。船主趙寶孟介紹,下午出海后不多時就遇到鳀魚群:“第一次出海,就捕獲鳀魚3萬多斤。我考慮離港不遠,為保住這個‘好彩頭’,便迅速返航卸貨。”船一靠岸,趙先生便和老主顧榮成某魚粉廠的采購人員達成協議,以每斤0.75元的價格將所有鳀魚售出。
提前訂貨“搶”漁獲
日落時分,歸來的漁船越來越多,威海中心漁港碼頭的喧鬧聲此起彼伏。大筐的鮮魚從船上卸下來稱重后,被裝進前來接貨的小貨車的車廂里。遠遠望去,碼頭上一派熱鬧景象。當天,各種海鮮將會發往各批發市場,賣給海鮮零售商,市民可在市場買到“第一網”海鮮。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