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幾場秋雨的來臨,為湖南漁業生產帶來新的轉機。走出近兩個月的大旱災之后,湖南慈利縣畜牧水產局積極采取措施,盡快讓養殖戶恢復生產,減少損失,促進全縣水產養殖業健康穩定發展。
一是轉變方式。繼續大力推進水產標準化健康養殖場建設,針對旱災造成水產規模養殖場養殖量驟減的情況,指導養殖戶搞好災后養殖生產規劃和苗種引進工作,恢復生產。
二是調整結構。引導部分缺水區域水產養殖大戶調整品種結構,向特色養殖業轉變。
三是推廣科技。結合農技推廣養殖業補助項目的實施,成立了由局一把手掛帥,班子成員帶隊的5個生產恢復小組下鄉入戶進行技術指導。加大100個科技示范戶培育及淡水魚養殖實驗示范基地建設力度,大力篩選和推廣標準化規模養殖綜合技術等主推技術及湘云鯽等主導品種。
四是夯實生產基礎。指導養殖戶搞好干涸魚塘、水庫清淤護堤堵漏工作,保證養殖蓄水量;指導水產養殖戶及時補投苗種,盡快恢復生產;大力推進水產養殖證辦理工作,保障養殖戶合法權益,減少漁業糾紛,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五是災情上達。積極向省、市業務主管部門匯報災情,盡力爭取上級支持。(初筠)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