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長漁辦)日前發布《2013長江上游聯合科考報告》?!秷蟾妗凤@示,長江上游漁業資源嚴重衰退,金沙江干流魚類自然資源瀕臨崩潰。
為此,專家呼吁,大興水電給長江生態系統帶來了滅絕性影響,應盡快開展長江全流域的十年禁漁,為長江的漁業資源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長江上游漁業資源枯竭
今年6月,長漁辦組織科考人員,首次從濕地生態系統、水生生物多樣性、環境流、水環境等四個領域對長江上游進行綜合“診斷”。
科考隊在對玉樹、石鼓和赤水3個樣點的魚類資源采樣結果分析后發現,整個長江上游魚類資源保護面臨重重威脅。由于棲息地的破壞和喪失,金沙江干流的魚類自然資源已經瀕臨崩潰邊緣。金沙江流域歷史監測到魚類有143種,而此次科考三次魚類資源采樣僅僅發現17種魚類樣本,其中還有3種外來物種,其種類、數量和個體大小均較土著魚種表現出較強的優勢性。
此前,中科院水生所等多家科研機構的長期監測數據表明,長江中的“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魚苗出生量急劇下降,由上世紀50年代的300多億尾降為目前的不足1億尾。
“長江里原有175種特有物種,近四五年來,已經有一半以上找不到了。我們在麗江附近的石鼓江段使用網具試驗,一天只撈上來5條魚,多數個體還很小,而這里過去是魚類資源十分豐富的?!遍L漁辦主任趙依民心情沉重地說,總體上看,長江生態已經崩潰,長江上游的金沙江干流魚類自然資源也已瀕臨崩潰。
大興水電帶來滅絕性影響
金沙江里的魚類資源為何急劇減少?趙依民認為,金沙江段密集的水電開發,導致了大量魚類棲息地遭到破壞和喪失,而水電項目所帶來的洄游通道阻斷、江水水溫降低等連帶效果,更是嚴重破壞了多種魚類的生長規律,導致其數量急劇減少。
來源:中國聯合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