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棣縣在友發省級現代漁業示范園區實施的黃河三角洲刺參養殖池塘水質調控技術推廣項目,科學計劃,精心組織,近期順利完成推廣任務,并取得了良好的預期技術推廣效果。
據悉,該推廣項目自2012年8月份開始實施,項目實施時間1年。推廣養殖面積1萬畝,項目區從2011年起陸續投放苗種10余萬公斤。本項目推廣的技術內容集成了養殖水體水位水量調控技術、池塘藻相調控技術、微生態制劑培育及施用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通過技術推廣,使海參畝產量達到150公斤以上,成本降低15%以上,經濟效益提高20%;產量質量達到綠色食品標準。項目開始實施后,即按照推廣的技術方案使用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并相繼在部分池塘安裝了鹽度、溶氧、溫度等探頭,可以及時遠程了解水質狀況;全部池塘安裝了微孔增氧系統。通過生物、物理方法增加水質溶氧含量,改良養殖池塘水質底質。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今年夏季海參養殖池塘遭遇持續20多天最高35℃左右的罕見高溫天氣,對海參養殖來說,即是屬于自然災害性天氣。經測量,夏季最好水溫表層達到34.5℃,底層水溫最高也到32.5℃,對海參成活造成極大威脅。養殖人員通過改項目技術推廣措施,使用微生態制劑、微孔增氧增加氧氣改善養殖環境,保持水深,并在良好造礁的有利情況下,使養殖損失降到了最低。
來源:無棣縣海洋與漁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