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宏彥
眼下正是魚蝦捕撈上市的旺季,連日來,天津市濱海新區楊家泊鎮的養殖戶們紛紛加大捕撈量,不僅收獲了喜悅,也收獲了希望。漢沽依托地域優勢和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水產工廠化養殖業,同時創新養殖新模式、新技術,使水產工廠化養殖走上了可持續發展之路。
魚蝦套養豐收 生態環境良好
楊家泊鎮水面資源豐富,歷來就有養殖魚蝦的傳統。近年來,鎮里工廠化水產養殖業不斷發展,規模不斷壯大,工廠化養殖成為了漁民實現增收的主要途徑。鎮里很多養殖戶在養魚的同時,不斷更新養殖技術,拓寬養殖領域,在水產部門的幫助和指導下,開始進行魚蝦套養。這種套養模式不僅相互之間不影響,而且還有效地促進了生長,使水質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漢沽鑫永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該公司積極探索海珍品養殖新模式,今年5月份,在楊家泊鎮付莊村生態養殖池進行了牙鲆魚和中國對蝦套養,經過一個多月的試驗養殖效果十分明顯,牙鲆魚已經長到了半斤多,生長速度比工廠化車間養殖快2倍以上。“在生態池養魚,不但可以增強魚的抗病力、提高魚的品質、大幅度降低養殖成本,而且魚的生長周期也可縮短10個月。牙鲆魚在工廠化車間養殖要14個月長成,在生態池只需要4個月。”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生態養殖不僅提高了效益,還使水面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海珍品入池塘網箱養殖
日前,一直在漢沽工廠化養殖車間里養殖的半滑舍鰨、牙鲆魚等海珍品,被搬到池塘網箱中養殖,為漢沽水產養殖業健康持續發展探索出了一種新模式,這也是本市范圍內首次海珍品網箱生態養殖。池塘網箱養魚是通過在池塘中設置網箱,借助于箱內外水體交換實現溶氧、餌料、水環境的綜合利用,是一種提高池塘養殖效益、發展集約化養殖的有效途徑。記者在參與實驗養殖的漢沽立信水產養殖公司看到,室外兩個池塘中共有4各網箱,每個網箱大小為長3米、寬3米、高4.2米,網箱用浮筒固定,分別投放250克半滑舌鰨苗種700尾,100克牙鲆苗種1500魚尾。“相比傳統工廠化養殖,池塘網箱養殖將大大降低養殖成本、便于管理,使計劃性養殖更加高效,并且能將本地區內閑置或產出值較低的池塘等自然資源充分利用。”公司負責人表示。
來源:濱海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