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魚類催肥長膘的時節,是奪取漁業豐產豐收的關鍵時期,臨沂市漁業局積極指導養殖戶加強秋季漁業管理,做好秋季魚類養殖工作,確保魚類產量和效益雙增長,并為魚類安全越冬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是注意科學投喂。秋季由于水溫降低,魚類攝食強度逐漸下降,指導養殖戶投喂飼料以精料為主,精料投喂采取定質、定量、定點、定時“四定”投喂方法。
二是注意調整密度。及時將不同規格的魚種分級飼養,按大、中、小分類,大規格的魚種可以轉到面積較大的、條件較好的成魚塘混養,中、小規格的魚種分池精養。對于已達到商品規格的成魚,及時起捕上市,調節水體載魚量,為魚類生長騰出足夠的空間。
三是注意調節水質。秋季魚類尚處于生長季節,在養殖過程中,魚塘中殘餌、污物較多,厭氧發酵產生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使水體惡化,尤其是秋季溫度還比較高,水質變化更快,應定期注水、調節水質。
四是注意嚴防浮頭。密度大、產量高的精養池塘由于投飼施肥量大、有機質含量多,魚類活動頻繁,極易發生缺氧浮頭現象。每天早晚、尤其下半夜,要加強巡塘。一旦魚群出現浮頭預兆時,即開動增氧機,或注新水進塘,增加溶氧量,并適當排放一部分老水。
五是注意防治魚病。魚類生長旺季也是魚病的多發季節,特別是腸炎病、爛腮病等發生較頻繁,提醒養殖戶除了搞好科學投餌施肥、調節水質外,還應注意定期消毒,防治魚病。
六是注意防害防逃。秋季雨水較多,池水水位上升或暴滿時,要加強管理,防止魚逃逸,還要堅持每天巡池,觀察魚攝食與生活情況,注意水質變化,勤換新水,并經常清掃食場,及時撈除殘渣剩餌,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排除。
來源:臨沂市漁技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