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9日江西省啟動早稻最低收購價政策以來,全省各級糧食部門嚴格執行國家早稻最低價收購政策,努力挖掘倉儲潛力,大力開展優質服務,敞開收購農民余糧。截至8月25日,全省共收購早稻71億斤,同比多收29億斤,江西省最低價收購早稻61億斤,列全國第一,占全國收購量60%以上。其中國有糧食收購企業累計收購早稻61億斤,同比多收34億斤,收購量創歷史最高水平。整個早稻收購工作呈現進度快、數量多、質量好、服務優的特點。
2013年早稻收購已近尾聲,江西省早稻收購倉容雖基本滿足需求,但全省倉容數量不平衡,部分地方出現倉庫“爆棚”,個別庫點已停止收糧。目前,江西省中晚稻豐收在望,按照當前的市場形勢分析,預計今年的中晚稻收購啟動最低價收購政策的可能性較大,中晚稻收購倉容面臨不足的形勢更加嚴峻。出現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收購主體單一。由于最低收購價遠遠高于市場價,每百斤相差20元左右,其他經營主體無法收購,只有國有收儲點進行政策性收購,導致相當部分收購庫點出現排長隊售糧現象。二是市場銷售不暢。近年來國家逐年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國內市場價格與國際市場價差拉大,進口大米增多,出現產銷區價格倒掛、購銷價格倒掛和內外貿價格倒掛,新糧與陳糧價差拉大,致使各級儲備糧輪換不暢,加工和貿易企業經營困難,糧食庫存高企。三是倉房倉儲設施落后。目前江西全省大部分倉房都是70、80年代建造,倉房老化,年久失修,失去使用價值。同時老舊倉庫缺乏機械化收購設備和器材,影響了糧食入庫速度。
據統計,江西全省地方國有糧食企業實際可裝稻谷總倉容150億斤。前期地方國有糧食企業庫存糧食74億斤,目前已經收購早稻71億斤,剔除部分老舊倉容,中晚稻收購已無空余倉容。預計江西省中晚稻收購量在60億斤以上。為解決中晚稻收購倉容問題,全省各地糧食部門正全力挖掘現有倉容潛力:一是積極籌措資金對收購庫點原打算報廢的“危倉老庫”進行維修;二是搭建部分簡易儲糧倉房;三是擴大產銷協作,加大糧食銷售力度,騰出部分倉容;四是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跨省移庫意見,加緊騰倉并容。
來源:國家糧食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