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不久前的幾場喜雨,緩解了持續的旱情,也使得草莓種植如期進行。從8月底開始,北侖區小港、大碶以及梅山各地農戶陸續開始種植草莓,預計要持續到9月上旬。
各地草莓陸續下種
8月29日上午,新湖岙農莊內的草莓基地一番忙碌景象:一臺水泵正在不停抽水中,十幾名幫工正彎著腰,在一行行田壟上種植草莓秧苗。種苗前田壟剛澆過水,看起來濕漉漉的,秧苗栽上去更顯生機了。
寧海人林偉軍已經是第二年在北侖種植草莓了。“這里打算上午種完,下午就去柴樓種了。”他說。去年,他在大碶柴樓村種植了近70畝地草莓。今年,他成立了偉軍家庭農場,而原有規模不能滿足家庭農場開發,于是擴大了柴樓草莓基地的規模,又在新湖岙農莊新租土地,現有草莓基地102畝,建了80余個大棚。
去年下半來以來,政府單位訂單幾乎為零,但這并沒有打擊他的信心,今年反而擴大了規模。“市場需求仍在。”林偉軍告訴筆者,他打算開發草莓采摘游,讓更多市民享受采摘草莓的樂趣。
在梅山蔬果基地,10多個大棚已經蓋起了遮陽網,五六個農民正在整地、開溝。“草莓秧今天就可以到了,今年面積少了,只有22個大棚。”其中一個農民說。
草莓秧價格比去年翻了一番
“今年草莓秧要0.5元一株,太貴了,可能與高溫有關,育苗不容易。去年章姬品種才0.4元一株,最低的時候,0.2元一株都買過。”梅山蔬果基地里的農戶洪正樁告訴筆者,這樣一來,光秧苗的成本就增加了一倍,看來草莓價格低不了。
據悉,北侖區目前沒有草莓秧育種基地,秧苗基本來自建德。對于今年草莓秧價格暴漲,筆者電話采訪了建德市規模較大的紅姬草莓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負責人趙先生告訴筆者,今年價格確實高了很多,主要還是整個建德育秧數量少了,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去年建德草莓秧滯銷,很多人虧了本,所以今年育秧的人明顯少了,個別散戶,索性就不再育秧。“只是沒想到,今年買的人這么多,就目前的情況看章姬應該可以突破每株一元。”他說。
除了育秧的人少了,今年夏季高溫干旱也增加了育秧的難度。建德市官路草莓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先生告訴筆者,成活率低了,有些技術不好或者設備跟不上的,基本上都挺不過高溫干旱,而且灌溉、遮陽、降溫工序多了,成本自然就上去了。
據悉,近年來,種植草莓收入可觀,去年,北侖區種植面積已達390畝,今年預計有增無減。不過,由于種種原因,該區還沒有農戶育秧成功。洪正樁說:“沒這個技術,另外土壤、水分、氣候都決定了,這里很難育秧,梅山蔬果基地曾連續三年試驗,都沒成功過。”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