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養殖遇到什么問題,家門口就有專家解決。近日,順德區首個農業專家工作站點在南水村成立,勒流街道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將定期邀請專家到工作站“坐診”,為南水一帶的村民“把脈會診”,解決種養殖技術難題。
農戶可邀專家現場講解
據介紹,目前勒流街道水產養殖面積32000多畝,水產養殖總產量45000多噸,產值超9億元。為了提升街道水產養殖技術的整體水平,根據街道各村居水產養殖品種不同的實際,勒流以南水村為中心設立專家工作站,以創新的“坐診”模式為切入口,幫助養殖戶解決在養殖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順德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段圣和表示:“南水村的農業特色是以養殖為主,養的鰻魚、筍殼魚、加州鱸都比較多,我們農業服務中心在南水村有一個農業服務點,請了專家為村民開展培訓講課,這次南水村委會和勒流經科局也有這個意思,所以先在這里成立一個專家工作站點。”他表示,專家工作站點的工作就是幫助養殖戶普及水產養殖技術及農業生產事故應急處理知識。除了“問診”,農戶還能邀請專家到農戶魚塘現場講解。
下階段向其他村居鋪開
勒流街道經科局計劃,每月4次邀請農業專家到南水村專家站實行半天“坐診”,解決技術難題。“對于我們養殖技術的提高、產量的提高肯定有好處的,因為很多事物對于我們都很新鮮。”有南水村村民以筍殼魚為例,稱這種魚容易感染病毒,但是治療麻煩,所以肯定要去學習,把問題解決才能提高產量。
勒流經科局稱南水只是第一個試點,下階段將逐步在其它村居設立農業科普推廣專家工作站,以點帶面鋪開。(吳曦)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