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海峽(福州)漁業周暨漁業博覽會將于13日開幕,屆時福州將被中國漁業協會正式授牌“中國鰻鱺之都”,這讓福州的鰻鱺養殖者信心倍增。據了解,福州計劃投資2億元建設長樂市鰻鱺養殖園區,推行現代化循環水養殖新技術,力爭打造成高科技園區。
據了解,福州的鰻鱺產業主要集中在長樂市、福清市和倉山區,共有鰻鱺養殖場200多家,養殖面積兩萬多畝,全市目前規模較大的鰻鱺養殖企業和加工企業有10多家。
昨日,記者來到福州鰻魚質量安全示范區長樂市聚泉食品有限公司參觀。在生產線的第一關鰻魚暫養池里有50多個池子,每個池子有幾百條鰻魚。聚泉食品公司副總經理翁齊忠說,每條鰻魚都要在暫養池里呆上兩天以上的時間,將腹內的飼料垃圾排空,再由實驗室人員進行抽樣藥物檢測,檢測合格的鰻魚再進行宰殺。整條生產線上,鰻魚從收購到宰殺再到白煮、蒲燒、冷凍、包裝,每一道工序都經過嚴格檢查,每條鰻魚都要經過鰻場預檢、活鰻進廠檢驗、成品檢驗三道環節的嚴格檢查,全部合格后方能出口。“如此嚴格的工序下,每一條鰻魚的‘身份’都可溯源。”該公司總經理王家恩介紹,在鰻魚養殖、加工過程中,都會采集安全衛生信息,這些信息組合成可追溯的電子信息鏈,消費者、采購商在網上可通過查詢鰻魚的批次號、鰻魚養殖場名稱及池號、養殖或加工日期等關鍵詞,了解到鰻魚產品在養殖、加工過程中的安全衛生狀況。(羅謙)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