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海全面休漁接近尾聲,我市凍水產商紛紛抓緊最后的時機,促銷出售囤貨。記者昨天從路林水產批發市場凍水產品交易區幾位攤主那里了解到,為了盡量減少囤貨,不少攤主已經降低凍水產品批發價格,讓利促銷甩賣。
日前,記者在路林水產批發市場里看到,自從8月中旬新鮮南海魚貨和部分東海魚蟹登陸甬城以來,冷清了2個多月的新鮮水產品交易區又變得熱鬧起來,市場里夜夜燈火通明,裝貨、卸貨的大卡車和三輪車不停進出市場。而在與新鮮水產品交易區相距不到百米的凍水產品交易區,卻一改前兩個月攤主們賣力吆喝生意、數錢到手軟的繁榮景象,由于來進貨的買家人數大減,交易區里有近三分之一的攤位提前收攤,閑著無事的攤主們有的玩手機打發時間,有的三五個人聚在一起聊天,偌大的交易區里顯得空曠冷清。
“凍水產生意季節性很強,一年的銷售黃金期主要集中在休漁期和春節之前,加起來也就兩三個月。事實上從8月份開始,市面上有了黃海、渤海、南海的新鮮魚貨后,就已經給凍品生意帶來極大沖擊,很多人寧愿多花點錢,也要買新鮮海產品,因此凍水產生意一下子就一落千丈了。”一位攤主告訴記者。
據該攤主介紹,在7月份的時候,可以算是凍水產生意最旺期,那時候自家攤位上每天營業額有四五萬元,好的時候近6萬元。“最近生意沒那么好了,以前要忙到晚上將近11點才能收攤,現在到晚上10點左右基本上就沒什么顧客來,每天能有旺季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營業額就算很不錯了,有的生意比較小的攤位,已經出現一周內好幾天都吃‘鴨蛋’的情況了。”
一方面生意大不如前,另一方面東海全面開漁又近在眼前,為了抓緊最后的時機減少庫存凍品,不少攤主開始降價讓利處理存貨。
記者在一家攤位前詢問得知,條重0.05公斤左右、凈重4公斤的一箱流網鯧,在6月下旬時每箱批發價格在120元左右,最高的時候還漲到約140元,如今,100—110元可以拿下。行情好的時候賣到40元/公斤的凍橡皮魚,現在基本上批發價格在30元/公斤。
“凍水產品的價格和鮮水產品不同,鮮水產品的收購價格都是按最新市場行情變化的,而凍水產品大多在幾個月甚至半年前,趁著市場價格較低時就收購加工好冷凍儲存起來,等到了銷售旺季再拿出來賣,因此其價格漲跌的空間很大,對于我們來說,眼下寧可少賺一點甚至虧一點,也要盡快清理手頭存貨,這樣才能有足夠的流動資金,等到開漁后趁著海鮮價格回落再去收購新一批水產品。”一位攤主告訴記者。(朱一丹)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