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國的水產養殖規模以及密度都在不斷的擴大,因此,也加劇了飼料企業的競爭力。那么到底怎樣才能做到在飼料行業立足呢?
就目前飼料企業的狀況來看,競爭的差異性最快表現出來的,應該是在生產管理、現場控制、成本控制、內部整體協調、對外服務態度上。有理由相信,在一個企業銷售高峰時,這些矛盾就會表現的特別突出。誰能夠早一步解決這些矛盾,誰就會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定的優勢。
就飼料企業目前的狀況來看,競爭的差異性最快表現出來的,應該是在生產管理、現場控制、成本控制、內部整體協調、對外服務態度上。有理由相信,在一個企業銷售高峰時,這些矛盾就會表現的特別突出。誰能夠早一步解決這些矛盾,誰就會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定的優勢。
近幾年行業的變化
近幾年,飼料行業產品結構出現重大調整,配合飼料連續兩年上升10%以上,濃縮飼料和預混合飼料比重下降。發生這種改變的原因,一是飼料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部分原料真假的識別難度加大,二是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推進。與此同時,無論是原料價格、運輸、人工等的成本都在上升,加上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導致飼料企業的利潤逐漸減少。
2011年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1.81億噸,總體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一位;年產50萬噸以上的飼料企業或企業集團30家,飼料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42%,比2005年提高17個百分點。從中可以看出,飼料行業的集中度提升明顯。
一些養豬企業,自己也生產飼料,隨著規模的擴大,對飼料廠的影響也會不斷加大。另外,由于受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勞動力成本的提高、生豬價格的波動、飼料原料價格的上漲、人們對環境的重視、疾病復雜化等因素的影響,過去那些在“屋前房后”養幾頭、幾十頭豬的散養戶減少明顯。
目前東北地區飼料銷售特點
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