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汛期海南的菜價便一路高漲,即使如此,由于受高溫多雨和臺風的影響,夏季種菜在海南仍被稱為最不賺錢的行當。不過,記者近日隨省常年蔬菜基地建設現場會代表在海口調查時發現,因為基地選址條件優越、新品種新技術廣泛應用和創新基地建設與運作模式等,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省價格監測中心監測數據顯示,9月上旬,我省蔬菜價格已連續3周持續回落,回落幅度較小,目前零售均價仍處在3元以上高位。因蔬菜生產恢復尚需時日,預計天氣持續轉好的前提下菜價有望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
9月6日,我省監測的19個主要蔬菜品種價格走勢為11降8漲,零售均價為3.14元/斤,比8月下旬下降0.46%,同比上漲10.09%。降幅較大的有苦瓜、冬瓜、空心菜,漲幅較大的有茄子、白蘿卜,零售價每斤分別為2.84元、2.36元,比8月下旬分別上漲14.78%、12.38%,同比分別下降10.92%、2.44%。近期,我省天氣有所好轉,但因蔬菜生產恢復尚需時日,預計短期內我省蔬菜價格仍將維持高位運行。
夏季種菜如何步入賺錢行當
新品種新技術外加新模式
篩選耐熱新品種
運用綠色防控技術
在舊州鎮羅馮肚常年蔬菜大棚生產基地記者看到,大棚里面的農戶將一棵棵新鮮的小白菜,采摘裝車運往城區。
海口光明之路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應獻介紹,該基地由合作社在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通過整合土地資源并利用自籌資金,于2011年6月開始建設的。
在他看來,基地能夠成功,首先在于選址條件優越。該大棚設施蔬菜基地地勢平坦,土壤為砂壤土,土地肥沃,已全部安裝微噴灌系統,排水也較為順暢;其次,棚型選擇恰當。他們的蔬菜大棚用gpsg-442型鋼管連棟薄膜拱棚為建設標準建造,由于有通風道,故在35℃高溫下葉菜一般能生長。
“有了這兩樣還不行,還要篩選耐熱新品種。”吳應獻介紹,他們曾經連續3批試種,一些品種效果不理想,有的甚至絕產失收。通過3批次的試驗探索,從近30個葉菜品種中篩選出5個適宜品種用于生產種植。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