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小棗,通過五屆領導班子24年的接力培育,推陳出新,映紅了三大產業,請看—— 樂陵金絲小棗的“全產業路徑”。
茫茫棗園連天碧,千家小棗射云紅。小棗對樂陵來說不僅生態樹,更是一棵搖錢樹、產業樹。在樂陵,經過五屆領導班子24年的接力培育,一顆金絲小棗映紅了一二三產業,實現了高效種植業、高附加值加工業和高端文化旅游服務業的全面覆蓋。
金秋九月,紅棗暨果品產業博覽會、中國棗產業著名企業、優質棗產品評審會、紅棗暨果品產業人才科技需求對接洽談會、國家干果經濟林產業發展研討會等一系列活動在樂陵市舉行。來自國內外的業界專家和紅棗加工企業一起進行了經貿交流洽談和棗文化研討,也讓外界更清晰地看到了樂陵金絲小棗的“全產業路徑”。
小紅棗壯大一產 一顆小棗就是一個“金疙瘩”
這是樂陵市朱集鎮八里莊村北的一片棗園。清晨,一夜的霧氣還沒散盡,枝頭密密匝匝的棗兒帶著一層薄薄的露水。58歲的園子主人蘇文杰告訴筆者:“早上的小棗最好吃啦,分外甜分外脆!”吃著甜脆的小棗,我們談論起棗來。這片棗園有多大?4畝半,300多棵棗樹。畝產多少?畝產2000多斤吧。一年能有多少進項?好年景5萬多,最不行時也能賣兩三萬,一顆小棗就是一個“金疙瘩”。
筆者在棗園里轉了轉,發現園子里有不少兒童胳膊粗的小棗樹。蘇文杰解釋到:“這些都是這幾年新栽種的新品種,有金絲3號,無核金絲小棗等等。新品種都是市里給提供的,不僅產量高,品質好,還能賣好價錢。” 蘇文杰告訴筆者,上世紀80年代,隊里分地時,他家分到了10棵棗樹。后來,看到種棗樹比種糧食強,他就在地里全部種上了棗樹。如今,在他們村,每家都有一二百棵棗樹,小棗的收入已占很多農民家庭收入的90%以上。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