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高溫、烈日、暴雨及臺風等7種因素是影響著海南夏秋季蔬菜正常生產與市場供應的主要原因,導致海南本地市民吃高價菜,如果要保證海南夏秋季蔬菜供應和價格平穩,各級政府應加強對夏秋季蔬菜種植產業進行宏觀調控,提供優惠政策(包括項目立項、金融、保險、稅收及行政收費等),給予重點扶持。積極引導并鼓勵有實力、有技術、懂管理、會經營的企業加入到蔬菜種植產業中來。
"海南夏秋季蔬菜種植難度較大,生產管理方式落后,科研工作及技術服務體系缺位,這些原因都導致了本地市民吃高價菜。"海南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推廣研究員梁振深表示,1斤葉菜田頭批2元菜市場賣4元,種菜者實際所得不多,建議市場應增加直銷攤位平菜價。
種菜者實際所得不多
"持續的高溫、烈日、暴雨及臺風等7種因素是影響著海南夏秋季蔬菜正常生產與市場供應的主要原因。"梁振深介紹,每年5月至10月,我省形成極為明顯的蔬菜生產與供應淡季。特別是象"菜心"、"黑葉白"、"上海青""小芥菜"及"結球白菜(快菜類)"等這些海南人較為喜愛的葉菜生產更是困難重重,造成市場供應嚴重不足,價格也隨之暴漲。
近年來我省蔬菜生產基地主要向遠郊或鄰縣發展,由于新基地建設缺乏總體規劃,選址布局不合理現象普遍存在,許多功能設施也不符合要求,加上建設時間短,各項基礎設施配套也不完備。據統計,我省到2012年底已建設了近12萬畝的常年蔬菜基地,但能夠充分發揮效益的不到30%有相當部分由于種種原因處于停產半停產或荒蕪半荒蕪狀態,沒有形成實際有效的市場供給。
我省夏秋季蔬菜生產模式中,單個農戶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極低;企業管理模式中勞力成本高,管理費用大,造成單位成本較高,經營也很艱難。相對而講,目前比較有活力的還是"合作社加農民"這一生產模式,這種模式生產成本相對稍低,抗風險能力也相對較強,運營得還算比較成功,但也僅僅是微利而已。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