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護與農民增收相結合已開始改變我們這個農業大鄉的面貌。"9月8日方城縣清河鄉黨委書記趙曉遠站在楊莊村成片的核桃林前告訴記者,種植核桃不僅綠化了荒山,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成為該鄉新的支柱產業,成為山區農民持續增收新的增長點。
資源變財富
"曾經的荒山荒地如今已經披上綠裝。兔子不拉屎的荒崗現今也成為農戶增收致富的主要來源。"楊莊村核桃種植大戶武廣勇感慨地說。在這片被綠色包裹的蔥蘢中,誰也不會想到,就在幾年前,這里曾是一片荒山,由于土地貧瘠土壤不保墑缺水嚴重,種地望天收,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
為破解這一瓶頸,清河鄉黨委政府組織有關人員到山東對核桃產業進行考察,并聘請省市農技專家對本地土壤、氣候、溫度、濕度等多項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得出結論:清河鄉適宜種植核桃。針對這一結果,該鄉決定以開發荒山促農增收,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實施以核桃為主的農業產業化富民戰略,讓荒山變財富。
桃生金蛋
"路子對了頭,致富有奔頭".為調動村民種植的積極性,該鄉派出專人挨家挨戶做工作,雖然一半以上的村民勉強同意栽植核桃,可一無技術、二無資金、三無市場,風險太大,賠了怎么辦?
為打消村民的顧慮,確保核桃戰略順利實施,該鄉制訂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在資金方面,積極與上級林業部門協調,爭取到生態林項目建設資金300萬元,組織農村信用社發放小額貸款580萬元,解決了種植戶的籌資難題;在市場方面,該鄉組織人員奔赴山東省核桃銷售市場和鄭州核桃批發市場與客戶簽訂供貨合同,確保產品銷售有保障。
"我們種的核桃具有個大、皮薄、美觀、種仁飽滿、色澤淡黃鮮艷、入口香脆等優點,還沒有采摘都被訂購完了。"小谷莊村村支書喬永山自豪地告訴記者,小谷莊村有80多戶村民,該鄉2011年幫助小谷莊村發展了400畝的核桃基地,今年首次掛果,按市場價每斤20元來算的話,今年全村就能收入150萬元,每戶增加收入1.8萬元,明年進入豐產期收入將會翻一番。
種植成規模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