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梅里斯達斡爾族區,便能看到一番豐收景象,這個時期,正是洋蔥收獲季節,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香味兒。當地菜農一般采用套種的方式,洋蔥、白菜、蘿卜在同一片地里種植,洋蔥收了,白菜也不遠了。道路兩側遍布著綠油油的白菜,還有半個月的時間,它們便能大批上市,進入百姓家中。
保質量 成本提高 菜價看漲
如今,菜農們已不再單看產量,在保證產量的同時,質量也要過關。小吳是梅區大八旗的村民,家里幾代人都以種地為生,對于種白菜,他是地道的行家。就百姓們關注的菜價為啥逐年漲的問題,小吳作為菜農,可能比較有發言權。
"現在俺們用的菜籽都是進口的,每斤比國產的貴300-400元錢。相比國產的,產量差不多,但質量要好一些。"小吳介紹道。"這種菜籽種出來的白菜,中間的菜心兒是黃色的,吃起來味兒淡甜,爽口!好吃!"
"俺們種的白菜,1/3供應市里,其余的,都供應大市場,或是泡菜廠。"為了保證質量,種菜的成本提高了,小吳認為今年的菜價依舊看漲。
成本提高還體現在人工方面,"打個比方,我家有10畝地,播種的時候,下籽、間苗、除草,這三個環節都需要雇人干。下籽,1天要雇5個人,1個人100元錢;間苗也是5個人,1個人80-90元錢;除草需要6-7個人,1個人也是80-90元錢。"現在種地的人少了,大多數村民都到外地打工,做木工、瓦工等等,需要雇的人也多了,人工費用提高,成本也就隨之上漲。
"去年白菜每斤2-3毛不等,入冬之后,價格接近1元錢1斤。菜價好像股票一樣,有漲有跌,我估計今年秋白菜上市會達到3毛錢1斤!"小吳預測了今年的白菜價格,認為漲面較大。
a 市民誤解套種地 肥料達標
在梅區,每年的4月20日左右,開始種洋蔥,8月初收;白菜大約在6月20日-7月5日播種,9月中下旬收。絕大多數菜農種地,都以套種的方式。地里,溝上種白菜,溝下種洋蔥。
小吳告訴記者,一些市民對套種地有誤解,因為洋蔥比白菜提前收,他們認為白菜吸收了洋蔥的化肥,這種白菜吃了對身體不好。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