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位于四川省南部,擁有豐富的水資源,金沙江、岷江、長江橫貫市境北部,三江支流共有大小溪河600多條。宜賓市境內共有魚類150余種和亞種,擁有達氏鱘、胭脂魚、大鯢、巖原鯉、中華沙鰍(玄魚子)等地方特色魚類,還擁有圓口銅魚(水密子)、銅魚、長薄鰍、寬體沙鰍、厚頜魴、華鯪、紅唇薄鰍等37種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另外,大口鯰、長吻鮠、黃顙魚、中華倒刺鲃、白甲魚、大鰭鱯、鱸鯉等名優魚類資源也非常豐富,具有發展特色水產得天獨厚的優勢。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而收入倍增計劃中收入倍增者指的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翻一番,作為漁業生產者自然也在倍增者之列。這既給我市廣大漁業生產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產激情,又給我市水產管理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漁增收成為當前我市水產工作的重中之重。
規劃先行 突出特色 不斷優化品種結構
“我與水清鎮葛藤灣村村民李興宏先期投入了20余萬元引進了22對美蛙種苗養殖。如今,我們的養殖規模已從最初的40余畝發展到了70余畝,并再次投資了40余萬元。我們發起創辦的江安縣興宏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已發展了7名,這也是水清鎮成立的第一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近日,在江安縣水清鎮葛藤灣村,該鎮的美蛙養殖投資者劉興力向記者介紹說。
“我們先后投入了2批共170多萬只蛙苗,經過精心養殖和管理,8月份,將出欄50多萬只成蛙,已與我們聯系的宜賓、江安等發送商家購買。從8月份起,將陸續出欄成蛙并銷售,到今年年底,預計美蛙銷售產值可達60余萬元。美蛙銷售不成問題,許多商家紛紛來電購買,出欄的成蛙供不應求。待今年實現銷售價值后,計劃再擴大養殖規模。”劉興力說,如今,來自瀘州及縣內四面山鎮、迎安鎮、本鎮等地村民,也前來學習養殖技術。他也義不容辭地為前來學習的人員介紹美蛙養殖技術。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