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上游減產擔憂及下游需求好轉仍將支撐豆類。大豆主產區天氣干旱炒作再起,新豆產量或不及前期預期,會進一步推高美豆價格。國內大豆供應仍將偏緊,成本的上漲會傳導至豆粕價格。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持續增加,且油脂盤面套保利潤近期有所改善,對油脂形成壓力,支撐豆粕價格。
天氣異常新豆產量不及預期
usda(美國農業部)基于今年大豆晚播的事實,以及7月底稍干燥的天氣影響作物的前期生長狀況,另外基于對晚播大豆后期可能面臨霜凍危害的擔憂,于近期報告中大幅度下調了美豆單產至42.6蒲式耳/畝,小幅下調收獲面積至7640萬英畝,預測產量為32.55億蒲式耳。而之前usda預測的單產數據為44.5蒲式耳/畝的高位。隨后,美國民間預測機構profarmer在8月第四周,帶領考察團對美國超過60%的大豆主產區進行實地考察,并于8月23日發布報告,預計美豆產量為31.58億蒲,單產41.8蒲,較usda數據有所下調。而8月底,另外一家機構lanworth預估美豆產量31.4億蒲,較之前下調2%。
另外,從時間節奏上看,干旱的蔓延在8月中下旬美國農業部發布8月供需報告之后,而民間機構的預測數據發布的時間段都集中在8月下旬,所以該下調節奏符合時間周期。同時也說明,今年的干旱將進一步損害美豆產量。隨著不利天氣的發展,市場對美豆產量前景擔憂還未解除。
需求好轉支撐豆粕價格
上半年養殖企業情況稍差。但是規模養殖資金實力較強,國家對自繁自養的價格補貼和凍豬肉的收儲政策,刺激養殖企業看好后期盈利周期的到來,而并未大規模淘汰母豬產能,因此保持了仔豬供應量的無虞。
豬肉價格自6月份開始上漲,養殖效益不斷增加,監控22個省市豬糧比價自前期盈虧平衡線攀升至6.2以上,自繁自養頭豬盈利可觀。豬肉價格的上漲以及入秋后節日消費的啟動,使養殖企業對第四季度的養殖效益較為看好。補欄預期進一步增強,補欄的啟動拉動仔豬需求增加,后期存欄增加也在預期之中。
供應寬松豆油上漲受限
來源: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