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半夜12點,老李把一車6000斤海鮮,拉到市場二路擁擠的南山市場門口。“難啊……”抽了根煙后他忙著卸貨。他心里不踏實—— 把價定得太高,商販不買砸手里;價格太低,又不夠從舟山老家來這的成本。南山市場是島城最大的海鮮集散地,幾乎掌控著當天海鮮價格波動。南山商會會長王進坦言,目前南山商會每天能進40萬斤海鮮。這些南方海鮮,進青的“漲價鏈”到底如何?16日半夜12點到次日5點,記者進行探訪。
1 記者調查
海鮮身價變化歷程
在普通人眼中,倒騰海鮮利潤多。然而,南山商會會長王進卻嘆了口氣。9月16日半夜12點,記者來到南山市場打探進貨行情。指著浙江和江蘇剛開來的20輛大車海鮮,王進和商販說,“活海鮮的利潤空間是挺大,但風險也大。有時定價、進貨全靠‘賭’,弄不好老本也要賠進去。”
“說句心里話,海鮮從南方來到青島,身價至少得翻番。這不是啥新鮮事,活海鮮運輸成本很高,而且長途跋涉夜里運貨,掙的就是辛苦錢。”今年46歲的老李,來自浙江舟山。守著聞名全國的舟山漁場,老李說話很“硬氣”。“主要是中秋節的帶動,我們的魚都能賣上高價,舉個列子,目前黃花魚、鱸魚等海鮮的價格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長,但其中黃花魚和鱸魚的漲幅最大,每斤光批發價就比平時多了三五元。
“如果不出意外,過完中秋,這些海鮮的價格還會增長。”另一位舟山來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中秋過后馬上國慶,青島本地魚很少,因此經歷了中秋第一波大批量購買后,目前海鮮進青身價翻番是市場所致。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