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特別是七、八月份,陸良縣水產站迅速行動,廣泛發動,制定方案,落實責任,狠抓督查,專項行動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并初步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監管體系到位。一是成立專項小組。陸良縣水產站抽調骨干人員。負責全縣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二是密切部門合作。進一步加強與食藥、衛生、質監、工商等橫向部門的配合,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配合、上下聯動、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的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機制,做到了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機構健全、責任明確、運轉高效、行動統一。三是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隊伍。在全縣現有水產技術推廣隊伍中,選擇一批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同志,擔任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建立了一支20人組成的質量安全監管員隊伍。進一步明確了工作分工,落實了工作責任,建立健全了工作機制,確保了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快速、高效、有序開展。
(二)漁業投入品監管得到加強。一是強化飼料產品源頭的監管抽檢。二是開展漁業投入品安全使用檢查。為強化對漁藥使用的全程監管,促進水產品質量安全制度的建設,杜絕在養殖過程中使用違禁藥物的違法行為,水產站已先后開展了兩次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查活動,重點查處水產品養殖過程使用氯霉素、硝基呋喃、孔雀石綠、己烯雌酚、環丙沙星、磺胺類、紅霉素等禁限用藥物行為,檢查水產養殖企業建立生產記錄、生產檔案、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以及藥品和飼料庫是否有違禁藥品和飼料。檢查結果顯示,大多數養殖場(戶)都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了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的臺帳記錄,也未發現有庫存或使用禁用藥物的情況。三是強化漁藥市場專項整治。近期專門組織對規模較大和曾被處罰過獸藥(漁藥)經營企業進行了全面檢查。
(三)、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h水產站在水產品市場、重點漁業鄉鎮(或村)等漁民較集中的場所,通過拉橫幅、貼標語等形式,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漁業法律、法規的宣傳活動,加大執法力度,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營造了活動開展的輿論氛圍;重視培訓提高。鄉鎮水產技術推廣部門以水資源環境保護、水產健康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為主題,舉辦了二期培訓班,培訓養殖從業者近300人,促進了水產健康養殖技術的推廣和水產品質量安全意識的提高。(孤曼)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